■本报记者 岳纲举
互联网巨头争夺智能终端市场靠的是什么?据记者了解,互联网企业若要进行手机研发,需要投入上千万美元,并招聘一批有手机硬件研发经验的工程师和成熟的管理团队,这无异于二次创业。因此,多数互联网企业在进军手机市场时,选择了与硬件厂商合作的方式。这一合作模式在降低产品价格的同时,也更有利于推出能够吸引用户的杀手级应用。
百度云手机以“云”见长。百度技术副总裁王劲表示,百度与长虹合作的这款手机的特色,在于搭载了百度升级版的云智能手机平台,并集成智能框搜索、云服务、本地服务等功能,此外该款手机还将提供类似Siri的语音搜索功能,并内置了100GB免费云存储空间。在目前,不论是千元智能手机,还是中高端手机,甚至在网盘领域,还没有一家的免费云存储空间达到了这个量级。据公开数据显示,在移动搜索领域,百度目前的市场份额或已超过50%,在第一季度的百度财报电话会议上,百度CEO李彦宏透露,百度正在通过积极投资来提升用户的移动搜索体验,并把百度预装到手机中,使得百度搜索在多数情况下是默认搜索。另外,百度易操作平台系统也正在开发中。
阿里云手机主打网购优势。该手机搭载了阿里巴巴全新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云OS,其中涉及邮箱、云应用、地图 、浏览器及IM通讯等诸多方面,高度整合了阿里巴巴旗下电子商务的服务。据记者了解,阿里巴巴目前占据着我国B2C和C2C最大的市场份额,而移动互联随时随地购物的便利,使阿里巴巴不得不考虑如何保住自己庞大的用户群,并不断开拓新的用户。
小米手机依靠“米聊”聚人气。据悉,小米手机至今的销售量已超过200万部,其低价和深度定制策略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此外,其他各大互联网企业在争夺终端市场时也各有所长:360一如既往地主推安全;盛大在游戏和文学领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网易的邮件系统简单易用。由此可见,对于没有杀手级应用的互联网企业来说,在移动互联日益普及的今天,要想保住并扩大自己的用户群,这些策略和优势都将成为他们发展过程中的一记重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