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南讯(姜晓敏 记者王照重)一年一度的中考、高考已进入倒计时阶段。近段时间,山东省青岛市几乎每所中学附近都活跃着不少发放招生广告的人。记者了解到,为规范管理这些花样繁多、虚实难辨的招生广告,青岛市工商局崂山分局近日开展了整治违法招生广告的“亮剑”行动,收缴了一些内容涉嫌违法的广告材料,对净化当地教育招生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受到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近日,青岛市市民冯女士向工商部门反映:“我最近送孩子上下学时,看到学校门口有很多自称是某学校的招生人员在向学生和家长发放招生广告,有的甚至都不问孩子上几年级,就直接将招生广告塞到家长手上。我现在已经收到十几份这样的广告彩页,也不知道其内容是真是假。”
接到冯女士的反映后,崂山工商分局的执法人员立即对这一情况展开了调查。调查发现,这些招生广告大多宣称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先进、学科专业热门以及学生毕业后可100%就业等。此外,部分招生广告还宣称,录取时学校可不看学生的考试成绩,只要交钱就能被录取。面对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招生广告,很多学生和家长都感到疑惑和无所适从。
经查实,这些招生广告大多为民办高校、成人教育学校、高职技术院校的招生简章和考后英语培训、暑期兼职信息等,其中很多内容涉嫌违法违规。例如一些学校在招生广告中打着“计划外招生”,但其实际目的是为了混淆招生类型,将自考助学、证书培训等说成学历教育,误导学生和家长;有些异地学校的招生广告在对外发放前,并未经过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审核,其中充斥着大量虚假、夸大内容;还有一些社会办学机构故意混淆办学主体,在招生广告上直接称是某大学在招生,还强调落榜生与统招生入学后待遇相同。
为了防止学生和家长被上述这些虚假、违法的招生广告所骗,崂山工商分局于近期开展整治违法招生广告专项行动,将各种媒体发布的招生简章、广告以及其他公开进行的招生录取宣传活动等全部纳入到清理整治的范围,以校园周边和居民社区等招生广告发布活动较为频繁的区域为重点,严厉打击非法从事招生中介业务及违法违规发布招生广告的行为。
在此次整治活动中,工商机关对违反有关规定的办学机构依法进行了查处,同时借助新闻媒体的力量,重点对以大学招生和暑期培训班招生等为主要内容的虚假、违法广告予以曝光,从而引导广大考生及家长,增强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