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大连 端掉肉类加工黑窝点
作者:孙薇 张恒
图片
大连市沙河口区工商局执法人员在辖区一食品加工窝点检查冻肉制品 ■通讯员 孙 薇 本报记者 张 恒 文/摄 5月16日,大连市沙河口区工商局接到群众举报,说辖区某市场附近有无照加工冻肉并篡改生产日期的黑窝点,执法人员经过一周的摸底调查后,对黑窝点进行了突击清查。 5月21日上午9点30分,记者跟随大连沙河口区工商局的执法人员来到位于沙河口区某市场后身的办公区域内,穿过一条小巷,执法人员指着前面两间平房中间的一条不起眼的夹道说:“就是这里。”推开夹道口的一扇小铁门,没走两步,在夹道的左侧有一虚掩着的防盗门。进屋后,便见两名女子正在往已经分包好的冷冻肉制品上贴生产标签,一名正在粘贴标签的女工表示:这几箱货是4月中旬从山东宁津县购入的“鲁西黄牛”,一直放在冷库里,今天要给客户送货,所以拿出来贴上生产日期标签。记者问其是否知道这个行为违法,女工表示:“不知道,我们只是干活的。” 在另外一个加工间,两名男子正在拆掉一袋大约5公斤重的冻肉外袋,随后,将肉切割成小块或是片后,用真空塑封机塑封贴上新的标签。转眼间,原本从山东宁津购入的“鲁西黄牛”摇身一变就成了产地为内蒙古赤峰市,制造商为内蒙阿鲁科尔沁某公司出品的速冻肉。 在两个生产点相连的院子内,堆了5箱,每箱标重为25公斤还未来得及拆封的“鲁西黄牛肉”。让工商执法人员吃惊的是,正等着装入分割好肉块的空纸壳箱子上印着“大连市放心食品”的红字,记者从工商执法人员处了解到,早在2009年,这种“放心食品”已停止评选了,标志也已停止使用。 经检查,现场没有营业执照,加工点负责人说:“不知道这个还要办执照啊。就因为饭店觉得大包装的肉切起来费事,需要这种切割好的,我们就把它们进来后切好了再往外卖。”而当执法人员问到是否知道篡改生产日期和随意标注产地一事违法时,负责人不语。据了解,这些肉大部分供给了当地一些知名的烤肉店及火锅城。目前,执法人员已对现场进行了查封,正在立案调查。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3 版: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特刊】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大连 端掉肉类加工黑窝点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