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谢莉葳
3年/8万公里、5年/10万公里、5年/15万公里……就在《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简称汽车三包规定)紧锣密鼓筹划出台之际,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商选择先行一步,推出更长的质量保证期承诺。
“3年/10万公里”几成行业标准
6月9日刚刚上市的新款三菱翼神保修政策成其卖点,原来售价维持不变,质保期却从2年或6万公里,延长至3年或10万公里。这是继4月比亚迪宣布将全系车型质保期升至4年或10万公里,5月庞大双龙将车辆保修期延长至5年或10万公里后,又一家车企打出“超长质保期”的牌。
此前,以第八代索纳塔和K5为代表的韩系车已将质保期由2年或6万公里,延长至5年或10万公里,与同品牌欧美国家执行的质保期基本接轨。以第八代雅阁为代表的日系车整车保修期也升格为3年或10万公里。
这些承诺都远远高于汽车三包征求意见稿中“整车质保期不低于2年或4万公里,主要总成和系统质保期不低于3年或6万公里”这一标准。比亚迪甚至还将漆面、玻璃、密封条、内饰件、排气管这样的易损件纳入了4年或10万公里的保修范围,保修涵盖了99%以上的零部件。而对易损件,目前多数汽车厂商只提供1个月至1年不等的保修期。
事实上,延长质保期已渐渐成为有危机感的自主品牌厂商抢占市场的一大法宝。截至目前,已有上汽荣威750将2年或6万公里质保期统一升级为3年或8万公里;长安逸动承诺提供4年或10万公里质保期;力帆汽车质保期也延长至5年或10万公里;长城旗下腾翼C50质保期高达5年或15万公里;中华尊驰甚至打出10年或20万公里保修期的口号……“3年/10万公里”几乎已成了主流自主品牌流行的行业标准。 (下转B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