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消费者正在选购二手车
图2:武汉汉西二手车交易市场周边正在揽客的车虫
■程智斌 祁国威 本报记者 吴采平 文/摄
到二手车市场,看中一辆贴有北京现代车标的越野车,但过户时却要改换成另外一品牌的车标;现场看中一辆九成新面包车,但过户时,却发现车子非常旧了……湖北省武汉市工商局硚口分局经过近半年的调查,并于6月初组织本报等多家媒体记者进行了暗访体验,对二手车交易中存在的诸多陷阱进行披露,并发布买卖二手车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留心。
陷阱一 隐瞒事故
2011年7月24日,消费者赵先生在武汉市汉西北路的一家二手车店面,看中一款2009年3月上牌的东风标致308小轿车。商家在介绍车辆信息时,称该车性能良好,没有发生任何交通事故,于是赵先生就交了定金3000元。不料他到4S店查阅该车的相关信息时发现,该车一共出了3次大小事故。他与商家交涉,商家拒不退款。无奈之下,向武汉市工商局硚口分局西汉正工商所投诉。经工商所调解,商家全额退还3000元定金。
工商提醒:为查看二手车是否出现过交通事故,首先看车辆成色,看是否有大梁变形等问题。最重要的是,可当场记下该车的车架号和发动机号,然后到4S店免费查阅车辆维修记录。如果担心二手车商家会与4S店串通,这时还可以去相关保险公司,查询该车是否有出险记录。另外,交易时,还可在合同中注明,“有交通事故,无条件退货”,以便维权。
陷阱二 虚报车龄
2012年1月,消费者梁先生在武汉市硚口区汉西二手车交易市场“佳顺旧车交易公司”,买了辆二手面包车,价格为37500元。商家在该车的基本情况上注明,是2011年的车,但梁先生后来发现,该车2009年就被使用过了。梁先生认为商家存在欺诈行为,要求退款。经工商调解,商家补偿梁先生500元。
工商提醒:选购二手车,首先应该看车的出厂年份和行驶公里数,以此衡量车的折旧程度;其次要看车的发动机性能;最后才看外观,包括车表和内饰。
陷阱三 修改里程表
2011年12月,消费者魏先生在武汉亿成机动车交易有限公司购买了一辆2011年2月上牌的北京现代X35越野车,车价19万元。当时,商家表示该车只行驶了8000多公里,而且里程表上显示也只有8000多公里。魏先生到4S店去做维修保养时才发现,2011年9月的维修记录上标明,该车已经行驶了1.2万多公里。魏先生找到商家要求给个说法。后经工商所调解,商家承诺将里程表恢复原状,确保消费者能享受到4S店正常的维修保养服务。
工商提醒:里程表是否被人做过手脚,常人一般很难看出来。而查看行驶里程,是了解车子新旧的重要指标。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车开到4S店,进行全面检测,来验证车辆的真实状况。
陷阱四 偷梁换柱
2011年12月21日上午,消费者孙先生在武汉君炫旧车交易有限公司看中了一辆九成新的微型面包车,车价为33800元。因孙先生家住潜江,身上带的钱不够,双方约好当天下午交钱办理过户手续。下午,孙先生付完全款,在过户时发现,车辆与自己看中的不是同一辆车,双方发生纠纷,遂投诉到工商部门。
孙先生认为,该公司存在偷梁换柱的欺诈行为,而商家矢口否认。工商人员查看双方签订的合同时,发现合同上只注明了车牌号,车架号、发动机号等栏目均未填写,孙先生自己验车时也未记录下来,因此,无法证明商家存在欺诈行为。工商人员组织双方多次调解,均未取得满意结果。
工商提醒:在签订合同时,不仅要记录车牌号,还要验明车架号、发动机号,并在合同中注明。因为只记车牌号的话,商家很容易就会将车牌换在另一辆车况较差的同一型号的车上。
陷阱五 隐瞒车辆缴费信息
2011年3月23日,消费者孙先生购买了一辆2003年10月上牌的海南马自达323小轿车,车价是4.5万元。车辆过户时孙先生发现,该车从2009年开始未交路桥费,双方发生纠纷,投诉到辖区工商所。
孙先生称,在挑选车辆时,商家未真实告知车辆相关信息,而导致自己蒙受损失。工商人员在调解中发现,双方并未就此事进行约定。最后,经调解协商,商家补偿了消费者1000元。
工商提醒:购买二手车前,要查看其保险缴费凭证和截止日期,以及路桥费缴费凭证。另外,还要查看其违章记录,看相关罚款是否已经缴纳。对于违章信息,当场记下车主姓名和车牌号,然后登录当地交管网也可以查询。
陷阱六 “挂羊头卖狗肉”
今年5月16日,新疆消费者姚先生在二手车市场朝源祥旧机动车交易有限公司,购买了一辆“北京现代”越野车,车价为8.8万元。但在过户时却被告知,该车为华泰·圣达菲。由此,消费者认为商家在销售该车过程中,存在欺骗行为,当即要求商家退还订金5000元。最后,经工商调解,商家退还消费者1500元。
工商提醒:看车时不能只看车标,还要看车辆登记信息的品牌及型号,注意车标是否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