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恒
“真没想到,停在4S店还未维修的事故车,车上的导航仪、后保险杠、雾灯等7个共计价值数千元零部件竟不翼而飞。这样的4S店谁还敢把尚未修理的事故车停在这里?”近日,大连车主王先生向记者投诉这件事时,依然是疑惑重重。
去年10月,王先生遭遇一场车祸,因车辆损坏严重,被拖到大连市内某4S店,王先生因受伤较重,一直在医院治疗,车辆也没有维修。今年4月底,伤势刚有起色的王先生来到4S店,现场的情景让王先生大吃一惊:车辆内饰顶灯、导航仪、左前轮轮圈、后保险杠、雾灯、左后门底槛装饰条、主门升降开关等价值数千元的7个部件,丢得一干二净。气愤不已的王先生马上找到4S店,4S店的售后经理认为,该车被拖来后,没有进行详细的登记,确实没有注意该车辆出现丢失零部件事情。如果让4S店进行赔偿,除非车主能拿出证据。车主王先生认为,将车停在4S店,他们就有看管责任,而丢失的零配件并不是普通人就能轻易拆卸的,4S店应该给一个合理的说法和补偿,让车主去取证根本说不通。
记者在这家4S店看到,4S店的停车场与旁边快速理赔中心的停车场相通,每天出入车辆和人员都很多。一位理赔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里是大连市汽车事故快速理赔中心的一处停车场,每天停着约70辆汽车,每月维修和处理的事故车达3000辆。所停车辆丢失零部件的事件时有发生,但大都很难找回,车主只能认倒霉。无奈的王先生只好到大连市甘井子区消协进行投诉,要求消协介入调解。双方最终达成补偿协议,4S店免除消费者2600元停车费用,因所丢物品无法找回,答应给予其他零部件进行补偿。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近年来随着私家车数量的增加,有关修车厂的投诉也越来越多,其中偷换零件的案例较为突出。一些汽车行业的专家表示,每辆车的配件多达数万个,有些连业内人士都很难分清,普通车主想靠自己判断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即使车主发现自己车辆上的零件被偷换想维权,也是难上加难。一般的车主对自己车上有什么样的零件不清楚,什么是正厂的什么是副厂的根本无法区分,等签字确认将车开出修车厂后发现问题,再返回修车厂理论为时已晚。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爆料,在一些4S店和一些大中型维修厂存放或维修的事故车辆,被拆除和更换零部件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一种情况是遇到严重事故的车辆,一般没有维修价值,但很多零部件是完好的,部分维修单位就把零部件拆下来,再更换到其他需要维修的车辆上。还有一些车辆出了大事故,定损的价格比较高,一些维修人员认为保险公司赔了这么多钱,车主一般不会再对这辆事故车进行维修了,加上车主对车有多少零件也不知情,因此就乘机偷下零件或者将坏的零件进行调包,伺机卖给其他更换此零件的车主牟利。
另一种更为普遍的情况是,一些隐蔽零部件,比如电子零部件,就算拆除也很难发现,一些维修人员就在这上面大做文章。一位消费者就告诉记者,他的轿车被追尾,经过维修后却怎么也启动不了,后来经检查发现车身上一个电脑板丢失,维修人员并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
●律师观点
东北财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大连市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团长王岩教授认为:事故车辆放在4S店进行维修,4S店除了要按照约定实施维修义务之外,还有妥善保管好车辆的义务,因为在维修期间,事实上同时车主与4S店形成保管合同关系。4S店应当保证在维修期间车辆不发生毁损、丢失的情况,对于零部件的无故丢失,4S店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这是合同义务的要求。
当然,作为车主应当提供车辆丢失、毁损的证据,也就是车辆的状况。但是在事发后车主往往难以拿出相应的证据证明原来所有的零部件状况。这就需要在车辆进入维修店时做好记录,将车辆的状况、零配件的情况予以登记。这是4S店和车主的共同义务,做好登记是4S店应尽的义务之一。像此类情况,车主在事发时受伤,不能及时赶到维修店,维修店就应当负责做好登记,不能一味强调车主的举证责任。未能证明车辆状况,4S店亦有责任。
(张 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