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车贩忽悠招数揭秘
作者:程智斌 祁国威 吴采平


    ■程智斌 祁国威 本报记者 吴采平

  武汉市汉西二手车交易市场轿车交易量位居全国第三,2011年全年交易近4万辆。二手车交易火暴的背后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沿街为市交易、车源渠道不透明、价格评估跟着感觉走、售后服务无保障以及交易不规范等。
  6月4日,记者在武汉市硚口区汉西二手车交易市场周边暗访时看到,不到两公里的地段上,就有11家占道“买车”、“收车”的摊点,有的摆张板凳、躺椅;有的立把太阳伞,放个“收车”的牌子,就成了一个摊点。有的直接开着面包车打着“高价收车”和“现金收购”的牌子在路边揽客,招手拦截过往的车辆。据汉西二手车交易市场负责人介绍,这些路边收车者大部分是私自买卖旧车的“车虫”,属于无证经营的二手车非法中介。
  湖北省二手车行业交易协会会长张广弘向记者介绍,目前这些车贩子坑害消费者手段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常见的忽悠招数。

  忽悠招数一:
  “递枕头”传信息,想卖高价难

  何谓“递枕头”?就是消费者去第一家时,他会开出相对较高的价格,递个“枕头”给你枕上,一般车主都想货比三家,但你这辆车在市场上一出现,很多车贩就相互递出消息,其他车贩把价格杀下来,你再回头找第一家,这样他生意成交率就很大。

  忽悠招数二:
  虚报高价 引诱卖主

  报价“高开低走”是这些路边非法交易车贩子惯用的伎俩。车贩子不时地向过往车辆招手并拦截,不明情况的消费者与其搭话后,这些人员往往蜂拥而至。车贩子一般报价随心所欲,且报价都高得吓人,目的是挤掉竞争对手,招揽卖主。可是,一旦竞争对手离开,揽到生意之后,车贩子就百般挑剔杀价、再杀价。
  记者在暗访时就碰到廖女士开着一辆富康来到二手车交易市场,还没等车子停稳,五六个人迅速拉开车门,拥进车内七嘴八舌地出价,有的出1.5万元,有的报1.8万元,甚至有人说,“你想卖多少我都买”。
  廖女士和一个报价最高 (2万元)的车贩子攀谈起来。车贩子围着车子看了一圈,又看了看发动机和后备箱。“发动机有异响要检修,车身颜色前后不一样得全车喷漆……最多只能给你1.4万元”。轻描淡写间,6000元没了。但在付款时车贩子又报出莫名其妙的手续费、过户费等,甚至“重新”发现车子的轮胎、刹车片等存在的种种“问题”,进行再次杀价。

  忽悠招数三:
  不办过户 坑害原车主

  路边非法交易的车贩子一般在收到车以后,虽然承诺“一定办理过户手续”,但实际上压根儿不到机动车登记管理部门办理过户手续。如果车辆出现交通事故或违章等情况时,钱已进腰包的他们早已逃之夭夭,遭受经济损失和惹上麻烦的只会是原车主。
  胡先生去年底卖掉了一辆旧海马小轿车,在最近常收到路桥中心的ETC收费提醒,目前已拖欠路桥费达千元。经过一番询问胡先生才如梦初醒,原来自己被路边车贩子给骗了:那辆旧海马一直未办过户手续,车的主人仍是自己。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2 版:汽车·热线】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车贩忽悠招数揭秘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