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以价换量 购车或到好时机
作者:张鹏


    ■本报记者 张 鹏
  时间转眼进入6月底,汽车销售也开始转入传统的淡季,加之上半年销量的惨淡,让今年车市的夏天更显清冷。
  每逢汽车市场的淡季,经销商的降价促销便成了家常便饭,而今年这个车市淡季的促销动静可不一般。连日来,记者走访北京多个品牌4S店了解到,目前推出优惠促销活动的车型基本涵盖了市场上在售的大部分车型,而且已经不再是以前遮遮掩掩的礼包优惠,经销商联合厂家公开促销,动辄数万元的降幅,达到了今年之最。有业内人士认为,当前价格已经触底,或是消费者出手购车的好时机。

市场:厂商降价大大方方

  连日来记者在北京市场上了解到,车市上下,可谓降声一片。比亚迪一位经销商告诉记者,目前该店比亚迪F0、S60、G6优惠幅度均在5000元到7000元,G3优惠在1.2万元左右。自主品牌中另一个降价幅度比较大的是上汽MG6。记者从北京地区经销商处获悉,目前2012款MG6部分车型有现金3万元的优惠,2012款掀背1.8L自动驾值版,原价13.88万元,现价10.88万元,并有现车。
  合资品牌方面也是如此,天籁全系降3万元、汉兰达现金优惠1万元、标致508优惠8000元。进口车的降价则更为迅猛,宝马1系最高优惠3万元,奥迪A1的优惠幅度更是达到了3.5万元。
  在以往,车市的降价总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暗降,常常整出诸多组合方式的“大礼包”来。明明价格战已经打响,但很多厂家怕价格降得太明显,影响了自己的品牌形象,于是对经销商的“私自降价”假装不知情。但今年的降价却是个例外,为了抢占市场,降价已经不再是遮遮掩掩的行为了,厂家甚至和商家打成一片,联合推出厂家直销车、特价车,将价格降到最低。“对定位差不多的车型,目标市场也就这么大,人家降价了,自然吸引力大,你再扛着不降,就只能眼巴巴看着市场份额被一点点侵占。”北京亚市一位经销商告诉记者,降价的主要原因在于同级别车型都在降。“车价就像一道大堤,如果全线坚守,则固若金汤,但若一处溃堤,则可能全线失守。”

原因:预期过好 库存警戒

  有业内人士分析,当前车市“一日千里”的降价,临近淡季是一方面原因,但不是最主要的,关键是今年整个车市不如以往,虽然刚性需求仍然存在,但不利于汽车消费的因素太多,导致很多想买车的人放缓了购车计划。同时还有来自产能扩大所带来的库存,厂家压下来的任务又丝毫未减。面对多重压力,各大品牌的经销商们不得不推出降价促销措施,欲从竞争对手那里抢市场。
  由于对市场回升的乐观判断,不少汽车企业在年初时制订了较高的产销计划。据统计,国内各汽车企业今年的销量计划累计超过2000万辆,同比增长10%。然而,中汽协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各大车企的累计销量仅完成了800万辆。也就是说,如果各大企业想要完成销售计划,只能在下半年进行疯狂的冲量。
  为了完成任务,很多车企只能向经销商压库存。记者从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了解到,某日系品牌亚市4S店的库存车已近300辆,而按照常规,该店一个月的销量还不足百辆。另一家韩系品牌4S店的库存更是达到了近400辆,这相当于该店近4个月的销量,库存同比去年高了近20%。有监测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大部分汽车品牌经销商的库存水平都接近两个月,有的品牌甚至高达60至80天,远远超出了一个月的库存警戒线。
消费者:或到出手好时机
  按照往年的市场规律,虽然六、七月份是传统的淡季,但也不是非常理想的购车时机,因为接下来的两个月才会是商家让利幅度最大的时节。然而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车价似乎已经到了降无可降的地步。如果再往下降,厂家不但挣不到钱,还会考虑品牌价值的问题。“F3目前的价格在4.9万元左右,这个价格别说经销商了,估计连厂家都已经没什么利润了。”比亚迪北京某4S店一位销售经理告诉记者。在采访中,记者听到经销商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只求走量”。“因为任务量完不成,厂家返点就拿不到了。”一位经销商告诉记者,目前正是消费者下手的好时机,等到下个月再出手,甚至可能拿不到现在这样的实惠。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1 版:汽车·观察】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以价换量 购车或到好时机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