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高校“弃研族”悄然增多
作者:苏万明


  对于不少高校毕业生来说,这个暑期正站在人生选择的十字路口——是走上工作岗位还是继续深造,让他们难以抉择。据了解,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今年有越来越多高校毕业生因为找到了理想的工作而放弃读研,他们被业界称为“弃研族”。

读研难敌理想工作诱惑

  青岛大学今年约有9400名毕业生,其中一本、专科毕业生约8000人。青岛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刘清亮说,跟往年相比,高校毕业生择业正出现一个值得关注的变化,那就是“弃研族”悄然增多。从该校目前的统计情况看,已有20多名毕业生为工作修改了自己的读研计划。
  中国海洋大学今年约有7000名毕业生,其中本科毕业生约4000人。据该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信息显示,近几年来,学校每年都有10多个毕业生成为“弃研族”。
  青岛大学医学院2012届本科毕业生许健就是“弃研族”之一。当许健得知自己考上了山东省德州市安监局的公务员时,他思量再三,最后决定放弃读研而选择参加工作。许健说,自己班上有4名同学放弃了读研计划而选择参加工作,其中3名考上了公务员,1名考上了事业单位。
  据了解,虽然“弃研族”目前在高校还是少数,但这种思想已开始在其他在校大学生中蔓延。不少在校大学生表示,在理想的工作岗位面前,他们会考虑放弃继续深造。

就业压力是“弃研”主因

  影响大学毕业生放弃读研而选择参加工作的原因,首当其冲是当前的就业压力。许多毕业生表示,目前就业压力很大,很多硕士、博士生毕业后都很难找到理想工作,因此,碰到好工作时他们会选择放弃读研。
  “就业好的专业考研率低,这是近几年出现的一个明显趋势。”中国海洋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颜彬说,一些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专业,如海洋工程、通讯工程、工程管理等,即使学生被保送上研究生,个别人也会因为找到了理想工作而选择弃读。
  此外,一些高校老师表示,“弃研”跟学生的职业定位也有很大关系。对于那些认为不用读研或者就业愿望比较强烈的学生来说,考研只是他们为自己多准备的一条出路而已,而那些认为读研对自己未来发展会更好的学生,“弃研”的可能性会小一些。

明确职业定位是关键

“弃研族”人数的增多,引发了社会有关人士的关注。山东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王忠武认为,“弃研”现象的出现,说明高校学生在面对就业形势时,理性程度正在提高。他说,高校毕业生无论是否考研,最终都要踏入社会,能够不一味迷信高学历,而是根据自己的职业定位进行理性选择,是成熟和进步的体现。
  一些高校就业指导处的老师建议,当前,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锚”教育,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点来明确职业定位。如果学生定位于学术性强的就业岗位,那么应该抓紧时间继续深造,不能只顾追求眼前利益;如果学生定位于搞实业,那么在本科阶段可以多积累一些办公应用、就业实践等方面的知识。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本科保送生因“弃研”而造成的名额浪费;另一方面还可以在本科阶段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目标搞好学习规划,避免学习的盲目性。
(苏万明)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C3 版:生活·教育】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高校“弃研族”悄然增多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