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 蔚
秋风起,蟹脚痒。因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而一炮打响的湖州“小太”太湖蟹,今秋引起了诸多食客的关注。
为了让更多消费者品尝到“小太”太湖蟹,近日,浙江省湖州市政府与QQ团购以及农民巴巴网达成长期战略合作协议。湖州市政府将通过QQ团购发放总额达1亿元的现金红包,每个QQ团购用户都可以领取100元现金券,用来直接抵扣购买湖州太湖蟹。作为QQ团购的运营方,网罗天下CEO林宁表示,与湖州市政府合作推广特色农副产品尚属首次,双方的合作是从销售和品牌两个层面展开。这样既可以带动农民创收,同时又能给广大消费者带来物美价廉的产品,打造一个双向惠民的新模式。
据湖州农业局局长杨建明介绍,湖州“小太”太湖蟹是与阳澄湖大闸蟹齐名的大闸蟹品牌,与阳澄湖蟹肉质细嫩不同,太湖蟹以个大肉紧、油足黄多为特色。那么,吃大闸蟹都有哪些讲究呢?为此,记者特意请教了湖州市水产站高级工程师劳顺健。
何时是吃大闸蟹的最佳时机?劳顺健说,中秋、国庆节期间并不是吃蟹的好时机,此时大闸蟹刚完成最后一次蜕壳,正是长膘的“冲刺期”,蟹黄、蟹膏并不肥美。真正会吃蟹的人都会选择在10月下旬到11月下旬品尝,这时才是吃蟹的最佳时机。
为什么有的大闸蟹蟹黄、蟹膏是红黄色,有的则是青绿色?劳顺健说,蟹黄、蟹膏颜色偏绿,说明大闸蟹在出水前以吃水草为主;蟹黄、蟹膏颜色为红黄色,说明其吃的是螺蛳、杂鱼和玉米等。“吃荤”的蟹品质高,发育好。
有人说大闸蟹长得大,是因为在饵料里添了激素,是这样吗?劳顺健表示,大闸蟹是节肢动物,激素对它无效。大闸蟹在养殖过程中根本不可能用激素,因为这样养出的大闸蟹“无黄无膏”,根本卖不上价。
怎样才能挑到好的大闸蟹?劳顺健说,好的大闸蟹肉质鲜甜,带回甘,有弹性,同时蟹膏、蟹黄满壳,还带油。大闸蟹的选择除了参考青背、白肚、金爪、黄毛等做判断外,还要看体格,一只蟹的重量决定了它的品质,如果重量相同则要选择看起来小的。还要看大闸蟹的厚度,即背和腹部之间的距离,鼓起来的是好蟹。另外,蟹脚关节处有红色、蟹壳油亮有光泽、蟹在拆开包装后仍活力十足,这些都是高品质蟹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