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把奢风靡气赶出校园
作者:奚旭初


  “再穷不能穷教育”的真正内涵是指财政蛋糕的分配要教育优先,但决不是搞奢华办学。学校在硬件建设上一掷千金、竞相比谁豪华谁气派,这种风气害莫大焉

■奚旭初

  教育部27日下发关于勤俭节约办教育建设节约型校园的通知,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按照朴素、实用、适用和节约资源的原则建设学校校舍,不得搞豪华装修,坚决杜绝“豪华校门”、“豪华办公楼 (室)”、“豪华宾馆”和“豪华电梯”等(据2月28日《京华时报》报道)。
  教育部的“禁奢通知”,切中时弊。这些年,校园内多了奢侈之风。众多高校大兴土木,甚至一个大学就成了一个“城”,“城”内大楼鳞次栉比,至于有多少大楼其摆设意义远大于其实用价值,自然只有大学自己知道。媒体还曾爆出“中国高校大门造价排行榜”,某地一所大学的校门居然高达近千万元。一个校门就花了这么多钱,能不令人咋舌?我们不少大学尽管没有大师,然而却不缺大楼。有数据显示,我们不少大学的硬件水平远远超过了发达国家的许多知名学府。
  大学热衷于奢华校园,一些地方的中小学也不示弱。校园里建起了大广场、音乐喷泉,建筑物用上了大理石柱。苏州相城区一所小学,投资1.1亿余元,采用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在每个班级里,都配备有独立的卫生间等,被戏称为“苏州最豪华小学”。然而未有几时,耗资1.6亿元的苏州东山镇实验小学又刷新了 “最豪华小学”纪录。1.6亿元是什么概念?如果以30万元建一所希望小学计,1.6亿可造希望小学533所。除了1.6亿元的造价,维护日常运行的成本,同样也是又一个天价。
  再穷不能穷教育,此话深得人心。但是“不能穷教育”的真正内涵,应是指财政蛋糕的分配要教育优先,向教育倾斜,但决不是搞奢华办学。一流教育并非只能诞生在一流设施的校园里,豪华学校不等于优质学校。今天的中国,还不富裕,因此财政向教育倾斜,也必须是与国情相适应。而接过再穷不能穷教育的口号,搞奢华办学,其实是由畸形政绩观衍生的形象工程。
  奢华校园的后面,是居高不下的运行成本。面对巨大的资金压力,财政投入已难支撑,于是缓解途径就只能有两个:一是提高收费标准,向学生转嫁负担;二是向银行借债。中国社科院日前发布的 《2012社会保障绿皮书》指出,1989年至今大学学费增长了25倍,现在供养一个大学生需一个城镇居民4.2年纯收入,需要农民13.6年纯收入。而我国高校债台高筑,亦是普遍现象。一项对20多个省区市上百家高校的调研表明,贷款规模高达2000亿至2500亿元,许多债务缠身的高校陷入借了新债还旧债的恶性循环。
  大学非大楼之谓也,是大师之谓也。这话不仅指向大学,对中小学也同样适用。学校在硬件建设上一掷千金、竞相比谁豪华谁气派,这种风气害莫大焉。公共财政养不起奢华校园,学生也不情愿为奢华校园埋单。坚决纠正脱离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建奢华校园的行为,此其时也。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把奢风靡气赶出校园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