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桑雪骐)日前,由中国消费经济高层论坛组委会主办的中国汽车消费公益维权座谈会在京召开,与会专家围绕汽车消费维权困局与突破、汽车消费者如何维权、完善汽车纠纷解决途径、立法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降低消费者汽车维权成本等议题进行了探讨。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杜芳慈指出,我国进入汽车社会的时间太短,存在诸多部门多头管理、重复管理的管理体制问题,以及4S店和汽车企业间的合作体制问题。杜芳慈呼吁,有关部门应将4S店授权问题提上议程,以更好规范流通环节销售及服务行为。
著名汽车专家、汽车行业分析师贾新光则表示,国内对于消费者汽车维权的保护并不完善,他建议有关部门应加大监管,推动行政立法和消费者维权组织的建设,推动政府的职能转变,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消费者维权难的状态。“目前我国的一些检测、鉴定标准相对落后,推动汽车维权方面的主攻方向也应该放在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健全方面,避免相关技术法规、推荐标准、强制标准、检测手段缺失。”
“在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意识越来越强的当下,标准作为评价产品质量的依据,其重要性越来与明显。”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标准化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许秀香表示,国家不可能对每个零部件都设定相关的标准,因此就需要厂家靠质量手册和其企业标准来约束。这也意味着一些问题无法根据国家标准来解决,因此一方面需要社会诚信的建立,同时相关部门应就消费者维权提出更加详细的配套实施方案,并针对前置安装市场的特点,制定维修管理标准,让4S店有章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