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孩子,请让我握紧你的小手
一线震区专家强调开展儿童心理救援迫在眉睫
作者:姚敏
图片


    儿童精神科专家崔永华在灾区给孩子做辅导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姚 敏
  四川芦山地震已过去一周多的时间,如何做好灾区人们的心理救援工作?哪些人群更需开展心理救援?为此,我们采访了多位心理救援专家。
  
震区专家加强开展儿童心理救援

  “心理救援需全面跟进,其中儿童和青少年因人群特点,其心理救援任务更为迫切。”4月25日,正在芦山地震现场开展心理救援的北京安定医院精神科主任、儿童精神科医生崔永华在电话中告诉本报记者。崔永华介绍,他是作为心理专家随国家救援队第一时间赶赴震区的,“从近日连续开展的人群心理筛查情况来看,心理救援任务相当严峻,当地的精神科专业医院的患者人数也出现激增的现象。”
  崔永华强调,相比汶川地震,雅安芦山地震烈度要小,死亡人数不多,但伤者众多,带给人们的心理冲击仍然很严重,而且余震频繁,因此心理救援不能有丝毫放松和延宕。“震后对幸存者特别是失去亲人的幸存者建立心理救援档案,展开全方位的心理抚慰事不宜迟,尤其对孩子来说,这关乎到他们的未来。”
  为什么受灾儿童更需保护?崔永华解释说,地震造成的房屋损毁,人员伤亡,会影响到人们的心理健康,使人产生焦虑、愤怒等应激反应。儿童比成人更为脆弱,在面临地震和地震后的余震危险、饥饿、寒冷、外伤等情况下,其受到的心理伤害比成人更大。因此,更需要关注儿童的心理反应,有效保护其精神健康。

灾区急需心理救援人员

“灾区急需心理救援人员,尤其是懂得精神科知识和儿童心理的专业人士,我们每个人都已经严重透支了。我不能和你说太久,这边太忙了。”电话的那头,崔永华的声音已经有些沙哑。这位从事多年儿童精神科工作、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表示,现在地震已经过去一周多时间,关键的心理应急处理期基本过去,但现在还远不是可以喘息的时候,因为和普通的施救人员相比,在灾区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专家太少,所以必须加紧工作。他表示,事实上需要接受心理干预的人很多,除受伤人员外,遇难者家属、灾区一线医护人员甚至救援人员都需要及时的心理援助。
  在专业人员十分缺乏的情况下,崔永华认为,要采取更积极的方法,如相同境遇的人采取集体晤谈形式;或者通过灾区的群众与其老乡、亲友等互相交谈形式充分“倒苦”,尽情宣泄负面情绪;也可以对志愿者发放自印宣传品,开办讲座,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减压的技巧等。
  “灾区儿童面临严重的心理危机,儿童、青少年是救助重点之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副所长黄悦勤强调。经历过台风“云娜”、印尼海啸、山东铁路大撞车等多次重大国内外心理救援的浙江心理危机干预专家组组长赵国秋告诉记者,“救援人员、现场记者的心理问题不能忽视,他们看到了更多的惨烈状况,加上身体疲惫,精神受到很大创伤。和成人相比,孩子缺乏足够的认知能力,受到的刺激更大,如果处置不力,负面的心理症结会成为他们今后成长的障碍,其中从废墟中获救的孩子除了生理上的伤痛,心灵创伤的程度更大。”
  也正是这个原因,4月21日,李克强总理在医院看望地震伤员时强调,“对危重伤员特别是未成年危重伤员,既要积极治疗,也要注意进行心理疏导。”“在关注灾情的同时,我们更关注的是劫后余生的孩子们,他们幼小的心灵如何承受这般沉重的负担。地震之后,我们需要呵护受灾儿童的心理,及时为其做好疏导,避免留下心灵阴影。”参与过云南普洱地震、云南文山地震、四川达州洪水、黑龙江沙兰暴洪等多次灾后心理危机干预的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张秋凌表示。

普及相关知识迫在眉睫

“实施科学的心理救助,普及相关知识迫在眉睫。”曾经参加过汶川地震一线心理救援工作的资深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特殊职业群体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继教中心应用心理学课题组副组长张海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在汶川大地震中,人们曾经用“防火、防盗、防心理专家”的戏谑之语来形容当时心理救援的盲目性,往往是多路心理救援人员来了,问了一通就走了,有些问得还很不到位,反而加重了灾区人们的心理创伤,适得其反。
  专家举例,地震之后,跟孩子说些什么话较合适?总体上要允许孩子提出问题,成人要敢于承认有些事情你回答不了,要注意根据孩子的接受水平来回答问题,可以和孩子讨论一些应急计划,讨论他们的恐惧,让孩子谈谈灾难中表现出的好事情,比如相互救助、家庭重聚等。告诉孩子在这样的事件面前,很多反应和情绪是很正常的,不要因此怪罪自己。“无言的相伴和无条件的接纳最重要,有时候一杯温水、一个真诚的拥抱和握手胜过千言万语,手中感觉热水的温暖,眼中看到你关怀的动作,才是他们最需要的。”专家说,对于哭诉着的孩子最错误的做法是叫他们不要难过、不要哭泣。正确的处理方法是给他一张面纸,让他感觉被你接纳,终于可以大哭一场,心中的痛得以疏解。同时还应该告诉孩子,哭泣、悲伤、内疚都是人在痛苦时的一种很自然的情感表现,不是软弱,是正常的。“强调要对孩子多关怀,也要注意科学性。”专家解析,许多成人这时候经常说出“没事,不用害怕”之类的话,其背后的心理动机主要是降低自己的内心焦虑,对消除孩子的恐惧无益,真正有效的是成人对儿童的陪伴,另外就是无条件的倾听,让孩子一吐为快。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3 版:服务·健康】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孩子,请让我握紧你的小手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