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大喇叭”传递维权正能量
作者:郑梦超 董芳忠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1:村里的大喇叭响起来了
图2:村民阅读消费教育宣传手册
图3:《大东谈消费》受到消费者欢迎
图4:消费教育巡回讲堂活动现场

  编者按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获得有关消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的权利。近年来,各地工商机关、消费者组织积极在开展消费教育引导工作上下功夫,突出重点领域,大胆创新工作机制、方式,创新消费教育的载体和内容,不断拓宽工作领域,消费教育引导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和各级政府的肯定。本版特推出“创新消费教育系列报道”,重点报道各地的典型经验及作法,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 郑梦超/文 董芳忠/摄

  大喇叭是农村地区对有线广播的俗称,是农村主要的信息传播方式。北京市工商局延庆分局针对辖区面积大、人口居住分散的实际情况,推出了大喇叭消费教育活动,主要是依托县政府“村村通广播”惠民工程,充分发挥大喇叭简单、方便、覆盖面广的特点,定时定点向农民播放法律法规、消费知识和消费提示,不断提高农村消费者法律知识水平和维权意识。

  讲座现场受理申诉

  “乡亲们,今天我给大家说一说‘三包’的问题。”4月17日,延庆县大榆树镇二司村村委会活动室内,大榆树镇工商所所长张建平正在对30余名村民讲课。这样的活动,张建平和同事每年要在辖区36个行政村内开展近百次。
  当张建平讲解完有关消费知识后,村民们开始就一些日常遇到的消费问题进行现场咨询。此时,村民陈大妈悄悄地走了出去。10分钟后,她提着一个口袋回来了,从里面倒出来一截截长短不一的铸铁块。原来,这是农村用于土暖气取暖的煤炉铁壁。
  “可把我气坏了,当时商家承诺保修5年,可用了不到一年半,这些铁壁弯的弯、折的折,现在商家根本不认账。”陈大妈说,在购买时,销售人员与她攀亲戚,承诺在厂家保修3年的基础上延长2年。最终,陈大妈花800元买了炉子,并支付了1200元管道及安装费。
  陈大妈申诉后,工商人员到她家现场取证。“您的维权意识很强,因为您索要并保留了收据,我们会立刻进行调查。”工商人员一边记录炉子的商品信息,一边对陈大妈说:“今后,对那些没有合格证、质保卡的商品,您在购买时得多个心眼儿。”
  “通过这种面对面交流的方式,可以很快地将消费知识传授给村民,同时也方便受理申诉举报。”张建平对记者说,将枯燥的宣讲方式改成互动式后,村民参加消费教育的积极性更高,也利于工商机关更有效地开展消费教育引导工作。

  结合热点警示消费

  陈大妈告诉记者,她不识字,平时在村里务农,“都是听了村里的大喇叭广播后,才了解到一些消费知识,否则,不知道要上多少次当”。
  记者在二司村看到,村委会旁装有两个大喇叭,平日里广播各种重要信息。“目前正值春耕,大家在购买农资时,一定要认清商家资质……”当天11时,村民们即将回家吃午饭时,大喇叭响了起来。二司村党支部书记高来所对记者说,正在广播的信息是延庆县工商局统一发放的广播稿,“目前村里有100多户人家,由于交通不便,村里时常来一些游商小贩推销‘三无’商品。自从大喇叭响起来后,村民们对一些基本的消费常识都有所了解,很少上当”。
  延庆工商分局消费者权益保护科科长胡一鸣告诉记者,工商人员会定期将广播稿送到村里,由村里的联络员负责广播。“每期大概30分钟,都是针对当前的消费热点,警示村民如何远离消费陷阱。另外,我们还与县广播电视中心合办了《工商进万家》、《大东谈消费》节目。”胡一鸣说:“为细化、深入及系统地推进大喇叭消费教育宣传工作,一些工商所还专门通过台账登记的形式,记录每次活动的信息,通过广播、讲座以及发放宣传材料开展消费教育,村民的维权意识逐步增强。”
  据延庆工商分局消保科统计,自去年3·15期间推出大喇叭消费教育以来,截至目前,工商机关已在全县376个行政村开展消费教育活动405次,受众达7万余人,共接到各类申诉、举报691件,咨询2754件,申诉量同比下降23%。

  以案说法普及常识

  作为《大东谈消费》节目的主角,“大东”陈义东在延庆县颇有名气。
  陈义东是延庆县消费者协会投诉部主任。2008年3月31日,陈义东参加了县广播电视中心的《消费聆听》节目,谈了30分钟的农资消费问题。“节目播出后,消费者十分喜爱,一些消费者还专门给消协打电话,让我多讲一些消费知识。我立刻意识到,广播不受地域限制,覆盖面广,是进行消费教育的有效载体。”陈义东对记者说。经协调,延庆县工商局与县广播电视中心合作,推出了《大东谈消费》栏目。目前,该节目每周三20时40分首播,次日进行4次重播。
  4月17日,记者在延庆县广播电视中心看到了《大东谈消费》栏目的介绍语:“通过以案说法的形式宣传解析《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节目通过主持人与固定嘉宾对一些消费现象和问题进行剖析,及时向广大消费者发出消费警示,谨防消费陷阱,从而普及消费知识,引导听众理性消费。周播节目,时长20分钟。”“这个节目就像新华字典一样,让消费者即查即用。”与陈义东搭档节目的延庆县广播电视中心节目主持人滕薇对记者说。
  记者了解到,因收听率较高,《大东谈消费》系列节目被刻成3套光盘,作为消费教育材料向延庆消费者统一发放。“下一步,我希望能够加强与消费者的互动,在节目形式上改成现场直播,加入问答环节。另外,也希望其他行政部门能够积极参与节目,共同为消费者维权。”陈义东说。

  多元调解消费纠纷

  “今年,我们会继续加强农村大喇叭建设,并加大投入。”4月17日,延庆工商分局局长田素芬对记者说,在大喇叭消费教育初见成效的基础上,该局将继续创新工作,推进社会化管理,将工作的侧重点放在构建多元消费纠纷调解机制的建立上,并逐步形成消费“大维权”机制。
  延庆工商分局副局长、县消协会长陈磊对记者说,该局与延庆司法局展开合作,今年准备建立8个消费纠纷联合调解室,从而发挥行政执法合力,增加消费纠纷解决渠道,“我们在今年3·15期间已经建立了3个消费纠纷联合调解室,效果不错。”
  记者来到延庆县旧县镇消费纠纷联合调解室时,消费者徐大妈正在向工商人员申诉种子质量问题。旧县镇工商所副所长顾爱东记录申诉情况后,表示会尽快与商家取得联系。“对申诉的问题,我们会在5天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受理后45天内提供处理决定。”顾爱东说,调解不成的,工商机关会引导当事人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如果当事人申请人民调解,工商所会出具消费纠纷调解室流转单,转交司法所进行人民调解。
  陈磊对记者说,随着消费纠纷联合调解室的逐步建立及大喇叭消费教育平台的搭建完成,延庆工商分局将实现“一个机制、三个对接”,即建立延庆县消费纠纷风险管理机制,实现消费教育与调解对接、工商职能与维权机构对接、消费矛盾预防与消除对接,最终营造良好消费环境,提升消费教育的效果和影响力。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要闻·综合】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大喇叭”传递维权正能量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