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中国社科院发布国内有车家庭状况、态势调查结果
有车生活满意度指数高
作者:李方


    ■本报记者 李 方
  什么样的家庭购买了汽车?家庭有无汽车,对日常生活有哪些影响与改善?这是很多人非常关心的话题。
  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研究员王俊秀博士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全静,对31个省、市、自治区的51100人/家庭2012年拥有汽车的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得出的结论是,除了人们熟知的经济收入因素外,家庭主要成员的职业、受教育程度、居住地域、城乡差异,都与家庭购车有影响。
  当家用汽车日渐成为一种消费趋势,是否拥有汽车,对于一个家庭而言,已不再只是多一种交通工具,它直接促成了家庭消费观念的变革,对家庭的生活方式、生活品质也产生莫大影响。家庭有无汽车,其生活满意指数因此而发生很大改变。
  在被调查的51100个样本中,有小汽车的家庭为14383个,占调查样本总数的28.1%。

有车门槛

  调查结果显示,家庭有车的门槛并不高。
  之前的众多调查显示,经济收入与家庭汽车拥有量有密切关系。这次社科院的调查更加具体、量化,他们将城镇被调查者的家庭月收入进行分组,家庭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家庭,已拥有汽车。这个组所拥有的私人汽车,占调查总数的11.8%。1001元-2000元收入,拥有汽车的比例为10.5%。家庭有车比例最高的是,月收入在15001元-20000元组。这个组在购车家庭中所占的比例为62.0%。在该组之前,拥有汽车家庭的比例,随家庭月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调查结果显示,家庭有车比例最高的,是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家庭有车比例为45.1%。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私车拥有比例排名第二,为31.3%。第三位是专业技术人员,私车比例为31.1%。家庭汽车拥有率比例最低的是,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仅占7.9%。机关、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家庭汽车拥有率比较高。

书中有金

  受教育程度影响着个人和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在调查阶层和家庭汽车拥有的相关关系中,是一个不容忽略的因素。
  在受访对象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受访者,拥有家庭汽车的数量,占总数的7.4%,是所有被调查者中有私家车最少的群体。其次是受教育程度为高中、中专或技校的被调查对象,拥有家庭汽车的比例为20.1%。而大学专科拥有家庭汽车的比例,占总数的28.7%。大学本科学历拥有家庭汽车的比例为40.0%。硕士、博士学历在受访者中数量最少,但拥有家庭汽车的比例却最高,为52.1%。
  简而言之,教育程度是文化资本一个重要指标,它影响着一个人的阶层分布,同时也影响着家庭汽车拥有率。

地域有别

  调查显示,不同地域、城乡之间,家庭购车比例差异明显。
  调查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家庭购车情况发现,有车家庭比例最高的地区是北京,拥有汽车的被调查者比例为47.1%;其次是浙江省,有车被调查者的比例是42.2%;其后是天津和上海,分别为42%和38.9%;而湖北省、黑龙江省和甘肃省,是拥有家庭汽车比例最低的。其家用汽车拥有比例分别为12.50%、12.40%和9.9%。
  不仅仅是地域有别,城乡差异更加明显。
  城镇居民家用汽车拥有比例为26.3%;农村地区家用汽车拥有比例为13.1%。
  住房状况对家庭购车也有影响。
  住房状况按自有住房、租赁私房、租赁公房和其他四大类统计,自有住房的购车家庭,比例最高为30.5%,其余住房状况购车家庭,比例相差不大。

有车幸福

  对汽车最初的理解是,有车让生活出行更便捷。调查结果显示,它已完全超越了最初判断,上升到了精神层面感受,有车、无车,生活满意度有很大区别、变化。
  调查显示,3.8%的无车家庭,对生活非常不满意。而有车家庭对生活非常不满意的比例非常低,仅为1.2%。有车家庭,对生活不太满意的调查结果,占比为4.9%;无车家庭占比为10.5%。有车家庭,对生活非常满意的,为56.9%;无车家庭为41.3%。
  显然,有车家庭平均生活满意度高于无车家庭。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1 版:汽车·观察】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有车生活满意度指数高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