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信息公开破解PX困局
作者:王硕


    ■本报记者 王硕

  一段时间以来,化学工业遭遇了一些尴尬,特别是对以PX为代表的石油和化工项目,公众几乎“谈虎色变”。可以说,石油和化工行业正遭遇着信任危机。在日前北京举办的“美丽化工——重塑行业形象,改善公众认知,推介优秀企业”大型专题宣传活动上,相关专家表示,PX困局不仅说明公民环保安全意识的觉醒,更深层次还折射出产业与社会的沟通不足,相关部门和企业应在宣传石油和化工行业安全、环保、健康工作上下功夫,并在民众和行业之间搭建顺畅沟通的桥梁。

  致癌之说无根据

  从几年前厦门、大连、宁波,到近期的四川彭州、云南昆明,PX等化工项目的上马频遭市民抵制,似乎始终走不出困局。对PX项目的危害性存有疑虑是市民抵制的主要原因。有些市民担心自身健康和环境风险,对当地政府作出的说明和保证并不信任。有些市民则因为不希望所在的城市成为工业城市而对重大化工项目十分抵触。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院长顾宗勤认为,公众对PX的反应有很多不科学之处。“最近关于PX的报道很多,从2007年到现在已经发生了5次群体事件。搞化工的人觉得它是个很一般的产品,不搞化工的人就觉得它很神秘,认为它有毒。”顾宗勤说。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金涌看来,很多市民对PX有很大的误解。“PX即对二甲苯,分子式里只有碳原子和氢原子,没有有毒的化学元素在里面。化学品毒性分三类,第一类化学品肯定是致癌的,是有名单的;第二类是可能致癌,可能有较大的毒性;PX属于第三类,到现在为止没有任何根据说它致癌”。
  金涌进一步解释说:“我们喝水的可乐瓶子,就是PX原料做的。我们穿的的确良衣服、纺织品、床单、窗帘都是PX原料做的。我们时时刻刻在跟PX打交道,大家却没有意识到。别人一鼓动,一宣传,大家就害怕了,因为对它不了解。”

  化工关系国家未来

  在公众与政府、化工企业的对阵僵局背后,记者了解到一个颇为客观的现实。为满足需求,我国从韩国、日本进口了大量的PX。据统计,今年前3月,我国从韩国进口的对二甲苯(PX),高达806657吨,同比增长60.5%,较上一季度增长41.4%。而不得不提到的是,进口的PX产品价格要高出国内好几倍。这或许是很多地方政府和企业迫切需求建立PX项目的主要原因。“PX不是个小产品,2012年全世界产能为3840万吨,产量为3400万吨,我国的产能是880万吨,每年进口630万吨。我国人多,没有那么多地种棉花,必须要用化纤。从目前情况看,我们每年生产的PX根本不够,要进口600多万吨PX,也就是44%的化纤要买进来。”金涌预计,未来我国对PX的需求会很旺盛,到2015年缺口可达1300万吨。“假如说我们不建PX厂,原料就让别人控制了,下游就无法与别人竞争”。
  据了解,新加坡的裕廊化工岛是用填海连接7个小群岛而成,面积32平方公里,距市区约10公里,但它却形成了每年6300万吨的炼油以及每年630万吨乙烯的石化产业。2011年,裕廊化工岛产值达1000亿新元,成为该国六大支柱之一,占该国制造业总产值的1/3。它的厂区有10多个公园,成为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和十大石化中心之一。“这说明大企业完全可以做到安全、稳定地生产,既能保证在经济上有大的发展,又和人民生活和谐共处。”金涌说,“我们要着眼未来,想一想10年、20年、30年以后,所有的资源都会短缺,能源也会枯竭,那时靠什么呢?只有靠化学家的手在分子水平上重新创造,解决资源和能源问题,所以我个人认为,没有化工没有未来。”

  加强与公众沟通

  虽然专家认为PX并没有想象中可怕,只要加强生产管理、严格控制污染、做好应急预案,便可以把危险降到最低。但PX抗议事件仍然频频上演。顾宗勤坦言,PX项目之争不能怪公众误解,而是信息上存在不对称,而加强与公众的沟通是企业家和政府必须要做的工作。
  “如果你在一个城市干这个项目,最后税收都被该市政府拿走了,周边的群众没拿到好处,就会有‘你把我地占了,我又没拿到好处,为什么要让你建’的抱怨。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也是企业要认真思考的问题。”顾宗勤建议,地方政府可将一部分税收给周围的群众。另外企业可采取谁损失谁受偿的办法,一是解决就业,二是要给公众铺路、供水,有些能盈利的项目可进行分利。“欧洲和美国的企业,三五个月要跟周边的居民进行一次沟通,带着他们参观厂区,看企业的安全设备。要把周边的环境搞好,就是责任关怀,这是很简单的道理。”顾宗勤说。
  对此,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勇武表示,化工企业将推进信息公开,完善决策的公众参与机制、沟通机制、调处机制,实现重大决策程序的法制化。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要闻·话题】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信息公开破解PX困局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