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邹本堃
新阅读时代正不知不觉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连续剧《新编辑部的故事》里,人们放下纸和笔,举起了平板电脑;《钢铁侠3》电影里,小罗伯特唐尼顺手拈来的空中影像,也许连平板电脑都已自叹不如。
这些新型的阅读工具不仅改变了人们阅读的方式,也改变了阅读的内容和习惯。揭开今日我国青年群体的阅读世界,看看他们有着怎样的阅读情怀?手机QQ浏览器与零点E动营销就此联手发起了相关调查。据了解,此次调查活动共征集到来自手机QQ浏览器的1890名80后、90后青年人的意见。
被重新定义的阅读
现如今,人们工作时翻开的不再是表格纸,而是笔记本电脑;提起备忘录时,手握的不再是便签,而是手机;说到书架时,想到的不再是那个木质的架子,而是App应用里面的小说书架。因此,现在的人们不得不重新定义并审视“阅读”。
到底什么叫阅读?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七成(75%)的青年人认为“阅读不仅是看书,也可以是看杂志、报纸等,是纸质或电子的”,11.2%的青年人认为“阅读就是看书籍,可以是纸质版的,也可以是电子版的”。毫无疑问,通过怎样的介质来进行阅读早已不是问题,重要的是读哪些内容才算作阅读?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当代青年对于一些新型阅读内容拥有着较高的“宽容度”。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近八成(79.2%)青年人认为“浏览互联网上的新闻资讯”算作阅读;超过六成(61.9%)的青年人认为“查看他人的空间、微博、博客”算作阅读;另外“浏览他人对于资讯的评论意见”(54.7%)、“看word、pdf等格式的工作文件”(49.6%)、“看宣传广告海报”(42.3%)也都有着很高的支持率。
从形式上看,仅认同“文字、图片算作阅读的”青年人不足三成(25.6%);有近四成(36.5%)青年人认为,收听广播、看电视都可称为“阅读”;另外24.3%的青年人认为,阅读应该包含“文字、图片和视频动态影像”,仅有13.5%的青年人认为阅读只应该针对文字。
男性更加愿意去尝试新的阅读形式。小姚是一名在办公室工作的白领,他近期迷上了听书,每天睡前都要听一段《水煮三国》。小姚表示,得益于阅读渠道的增加,相比于过去,自己的阅读量大多了。
无处不在的电子阅读
电子阅读已成为全球的趋势。今年4月发布的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国民人均阅读电子书2.35本,而在2011年时,这个数字是1.42本。
然而,电子阅读带来的绝不仅仅是介质上的改变,它把阅读从书房搬进了卧室,甚至还搬进了洗手间。它填满了人们的碎片时间,让阅读可以无处不在。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进行纸质阅读的主要场所是家里、图书馆和学校,而进行电子阅读的主要场所是家里、办公场所和交通工具上,更有近两成(17.6%)的青年人认为“无所谓,哪里都可以”进行电子阅读。
进一步对电子阅读介质的接触情况进行调查后发现,在接触过电子阅读方式的青年人中,有84.9%人选择了经常在手机上阅读。“随时随地阅读、方便”(83.3%)、“阅读内容更丰富”(48.0%)和“费用低廉”(37.1%)等优势,使得手机阅读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
手机阅读回归“悦”读本质
在电子阅读时代,阅读更加回归“悦”读的本质。满足读者的兴趣爱好是“悦”读的一个重要特征。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有38.9%的用户选择在手机QQ浏览器上通过精品阅读栏目进行阅读,新闻(75.4%)、娱乐(44.8%)、图片(28.5%)是大家最喜欢阅读的内容,其中90后对时尚、星座等内容更加着迷。
能够满足心理向往是青年们“悦”读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另据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玄幻(48.3%)、科幻(31.2%)和青春(29.7%)三大类小说是如今年轻人最爱阅读的内容,《斗破苍穹》《盗墓笔记》《斗罗大陆》等是青年人最喜爱的电子书籍。
小屏阅读的欢喜与烦恼
手机阅读在给人们带来众多愉悦的同时,其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也让大家惶惶却步。本次调查结果显示,39.2%的人认为“用手机阅读会伤眼睛”,27.5%的人担心会带来“高额流量费用”,18.4%的人担心网速得不到保证“页面加载慢导致阅读不连贯”。
各手机浏览器厂商也在不断做出各种尝试,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阅读需求。比如,推出“夜间模式”,使人们在夜晚阅读时可以免受屏幕光亮晃眼,并提升浏览器速度以保证阅读连贯性等。QQ浏览器还推出了跨终端的“发送网页”功能,让用户可以轻松实现手机、平板电脑、PC等不同终端之间的无缝对接,真正实现无时无地都可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