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为什么李嘉诚能成功囤地多年
作者:孙蔚


    ■孙蔚
  近期多地掀起土地增值税“清缴风暴”,华人首富李嘉诚的“长和系”旗下项目囤地多年坐等升值的行为被曝光于公众的视线之中。多年来,“长和系”在全国近10个城市的10余个项目,均通过“蜗牛式”的开发方式延长土地开发周期从6年到10多年不等,部分囤地项目周边的楼面价已超过其拿地价的近20倍。
  “长和系”为什么要囤地,答案不言自明。在过去10多年的楼市黄金期,很多开发商仅靠囤地就能牟取暴利。好地不怕等,等来的是地价和房价的大幅升值。从过去10多年的记录来看,土地价格每年都在攀升,越早拿地就越有利;囤地时间越长,土地增值的空间就越大,这是开发商囤地最主要的原因。
  以“长和系”和记黄埔在北京姚家园开发的逸翠园为例,记者查询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得知,逸翠园一期于2005年11月获得销售许可证,当时的成交均价约为9000元/平方米;到2011年,该项目的二期才获得销售许可证,此时成交均价已上涨到2.8万元/平方米。
  不过,开发商囤地也有很大的风险。根据我国《闲置土地处置办法》规定,如果是企业原因而导致未动工开发满一年的,须按照土地出让或者划拨价款的20%征缴土地闲置费;未动工开发满两年的,将会无偿收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并且土地闲置费不得列入生产成本。
  和记黄埔位于广东东莞的海逸豪庭项目,曾于2007年由东莞国土资源局以“闲置土地最多,时间达到95个月”为由,对其开出7915万元的土地闲置费罚单。但在“长和系”旗下涉嫌囤地的10余个项目中,仅有这个项目因此受罚。
  面对囤地的指责,“长和系”一直矢口否认,并将责任归咎到地方政府。李嘉诚曾公开表示:“内地未有一个政府部门正式发函。”
  李嘉诚为什么能成功囤地多年?除了极个别项目因区域规划更改等原因外,地方政府的姑息迁就难辞其咎。由于“长和系”擅长利用资本市场的力量开发和经营商业性物业,甚至还投资港口、码头、物流等领域,这对地方政府来讲极具诱惑力。出于政绩、税收、就业等诸多方面的考虑,地方政府积极主动地请其来投资都来不及,甚至还会给予税费、地价上的优惠,以此博取中长期的效益。项目开发若遇到困境,政府又会千方百计地挽留,哪还会对其进行处罚?
  因此,对于李嘉诚旗下公司囤地的行为,多个地方政府都 “网开一面”,担心稍有不慎,牵一发而动全身,就会失去巨额投资项目。甚至有官员透露,“如果市里有其他项目会影响到李嘉诚的项目,市委领导都会组团到香港,拜访李嘉诚征询意见”。
  坦率地说,如果地方政府的政绩观不改变,类似李嘉诚这样的囤地现象就不会得到根本遏制。同时,相关部门对“长和系”长期囤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做法,其实是一种典型的“为官不为”,应让这些“为李嘉诚服务”的庸官、懒官为他们的不作为付出代价。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C1 版:生活·楼市】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为什么李嘉诚能成功囤地多年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