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质量的痛与盼(上)
报团旅行遭遇“黑心”导游
作者:谢正军 王硕
图片


    讲述人:陈鹤(25岁,上海某公司职工)
  今年8月初,父母从吉林来上海,准备到江浙旅游。本想安排一次自由行,可父母坚持要报团旅游。没想到,报团旅游的经历,非但没能带来旅游的快乐,反而添了一肚子的堵。
  出游的第一站选择了杭州,我决定全程陪同。我事先在网上选购了杭州某旅行社的“一日游”产品,对方工作人员满口答应次日一早来酒店接我们。
  第二天一早,左等右等就是没消息。打电话询问,对方以车辆故障为由,通知我们与一位导游联系。于是又拨通导游电话,没想到对方说,“你们打车过来吧,车费我付”。无奈之下,只好自行打车前往集合地。抵达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最初与我接洽的工作人员本身就是一名导游,他将我们三人拼给了后来的这位导游。被欺骗的感觉实在让人难受,但已经上了“贼船”,只能硬着头皮踏上旅程。
  根据之前的约定,“一日游”至下午4点结束,但整个上午只看了一个景点,而下午的行程则从销售龙井茶和蚕丝被的购物点开始。随后,导游又带着我们去了一个合同中完全没有提及的自费景点,门票每人80元。
  荒唐的“一日游”就这样结束了。期间,我们多次向导游要求报销此前的打车费,对方总是满脸不耐烦,一直推脱,最终不了了之。
  第二站,我给父母在悠哉旅游网上报了苏州乌镇的“两日游”。父母后来告诉我,一登上乌镇的旅游大巴,就感觉车上的气氛怪怪的。导游一开始就向旅客抱怨,自己非常辛苦,只能通过旅客购物回扣来增加收入,如果旅客不购物,他就没有钱赚。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本应是乌镇一地的旅行,游览完乌镇后,旅游车又把所有游客载至苏州的购物点让旅客购物。途中,导游还骂骂咧咧,指责此前未购物的游客给他“添麻烦”。
  最糟心的事发生在返程途中。由于没有购物,我的父母和另外一对来自上海的情侣被直接“赶”下了车,导游称去上海的大巴已经联系好,马上就到。夏季的南方阴雨霏霏,4位游客在阴冷的雨天中苦等了一个多小时,才等到去上海的大巴。
  事后,父母回忆,在前往苏州的途中,导游曾暗示,“之前没购物的,一会儿以家庭为单位花四五十元买个丝巾也行,否则我连给你安排车的力气也没有”。当时没有当回事,哪知道,黑心导游竟然“说到做到”。
(王硕整理)

期盼
  真心希望旅游行业能够改变捆绑购物、导游吃回扣的潜规则,提高导游的入职门槛,增强导游的服务意识,让参团游客游得舒心、开心。相关部门还应当进一步加强对旅游从业者的监管,设立统一的投诉热线,并让热线真正为游客服务,而不是沦为摆设。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质量月特刊】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报团旅行遭遇“黑心”导游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