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质量的痛与盼(上)
存单变保单忽悠老年人
作者:谢正军 王文郁
图片


    讲述人:陈敏(70岁,辽宁沈阳退休教师)
  今年元旦前夕,我有一张存单到期,手头又有些余钱,想二合一,便到自己家附近的一处银行网点办理存款手续。银行大厅内的两名服务人员显得格外的热情。在嘘寒问暖的同时,他们向我推荐了一款产品,说是银行自己推出的业务,收益有保障,利息高。
  说实话,我以前也多次看到过关于老年人银行存款最终存单变保单的报道。但当时看到服务人员那么热情,还说能得到高利息,并有银行信誉担保,我的心理防线一下就被击溃了。在服务人员的帮助下,我顺利地办了相关手续。
  回家的路上,我心里一直在打鼓——究竟是不是也被骗了啊?吃完晚饭,和老伴、孩子们一起看电视,我心里怎么也轻松不起来,想的还是白天到银行办存款的事儿。
  后来实在是想不明白,担心被骗,就把存款的事儿和家人说了一下。家人看过银行服务人员给我的单据,都说我被“忽悠”了,说这明明是保险公司的保单,应该是一款保险理财产品。
  听他们这一说,我感觉更不安心了,整宿都没睡好觉。恰好第二天是周六,在孩子们的陪同下,我又来到办理保单的那家银行,正好头一天劝我买保险的一名服务人员也在。
  我说,自己本来是想存款,你们怎么劝说我办了保险呢?我不需要保险,更不懂理财,你们还是把钱给我退回来。由于担心不给我退钱,我又强调,退回来的钱,我还在你们这办存款。
  银行服务人员又向我和孩子们说了前一天的那些话,并再次强调收益有保障,利息高。孩子们说,保险不是有后悔期的规定吗,就按规定办。
  看到我的家人比较“懂行”,服务人员不再坚持,一边说“真的没有骗你”,一边帮助我办理了退保手续。最后他表示,当天肯定拿不到退款,还要走程序,需要等两天。
  尽管对方作出了退款的承诺,接下来的两天,我这心里还是有些打鼓,担心出什么意外。过了两天,终于等到了银行服务人员打来的电话,说是可以退款了,我这才放下心来。
  回想起来,那几天过得实在是闹心啊,既怨银行服务人员缺德,“忽悠”老年人将存单变保单,又怨自己一时糊涂也被“忽悠”了一次。好在最终还是把保单变回了存单,但这次教训实在是让人难忘。
(王文郁整理)

期盼
  有关方面要加强对银行及保险行业的监管,规范其经营行为,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金融行业只有切实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等合法权益,才能真正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也有益于维护银行和保险公司的社会形象。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质量月特刊】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存单变保单忽悠老年人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