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武汉讯(姚灵芸 记者吴采平)“工商登记注册比以前快多了!”9月的某天下午,刚刚走出湖北省秭归县政务服务中心工商窗口的一家企业负责人傅先生这样对着身旁的伙伴说。他原以为,到工商部门办理企业变更登记至少也要半天时间,没想到这一次他用了10多分钟就顺利地领到营业执照。这就是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工商局采取“三项举措”,打造“便民、快捷、高效”的服务,实现工商登记注册提速的一个例子。
据介绍,秭归县工商局采取“三项举措”主要是:“简化一项手续,下放两项权利,优化三项服务”。这“三项举措”实施以来,实现着“便民、快捷、高效”的服务效果,工商登记注册再次提速,受到了辖区市场主体的广泛好评,8月份以来,辖区已有87户市场主体分享到了这些举措所带来的便利。
在“简化一项手续”方面,秭归县工商局除放宽对注册资本的限制以外,对所有行政审批项目流程进行清理,简化了部分审批材料。特别是针对群众反映的“提供房产证明几头跑路不方便”问题,该局放宽了经营场所限制,规定县城城区以外的市场主体不能提供房产证明或者产权证明的,只需提供村(居)民委员会意见并盖章即可代替房产证明办理营业执照。而“下放两项权利”一是全面授权放宽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审批权限,除国务院保留的12种需经许可审批的项目由县局分管领导审批签字外,其余的登记项目全部由窗口审核人员审批签字,实现了“企业登记不出窗口,资料齐全当场发照”;二是进一步放宽基层工商所的登记许可权限。过去,冠以“秭归县”的名称必须由县工商局登记注册分局集中受理,今后,冠以“秭归县”的字号名称可在基层工商所“一站式”办结。
至于在“优化三项服务”方面,记者了解到,一是优化农村偏远地区办照服务,将工商窗口搬到偏远乡镇。工商部门根据经济流向在全县设置了5个工商所,解决了群众提出的“边远地区个体工商户办事难”问题,县工商局规定各工商所根据各地实情每月定期定点到未设工商所的乡镇实行集中办公,现场开展工商咨询和登记受理审核服务,并在7日内将营业执照送到各乡镇交给市场主体,同时,在部分行政村试点,探索实现“办照不出村”的目标;二是优化窗口引导服务,加强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宣传。该局在办事窗口设置企业年度报告自助申报区,并印制了4000份《企业年度公示指南》、《登记注册制度改革操作说明》等相关资料进行窗口公示和上门发放;三是优化首问负责制跟踪服务,人人都将成为第一责任人。该局打破岗位设置局限,加大首办负责制落实力度,“服务对象问到谁,谁就是第一责任人”。秭归县工商局要求系统每名干部都必须熟悉各项工商业务办理流程,遇到前来咨询的办事群众,能够准确告知需要提交的资料和办理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