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岁末,不少经销商都会推出这样一些极具诱惑力的“特价车”来吸引消费者。说是“特价车”,实则就是人们常说的“库存车”。
所谓“库存车”,一般是指“出厂后超过3个月还没有销售出去的汽车”,如果是进口车的话,这一时限则需超过半年。
但无论是国产车还是进口车,“库存车”其实并不能简单地以时间划线、单纯理解为长期滞销的车。在正常情况下,经销商为保证顾客有现车可提,或是其需要达到厂商要求的提车量,都会在仓库内提前储备必要数量的车辆,而这部分车也可以称作“库存车”。
人们常说“长年停驶最伤车”。的确,对于那些停在仓库原地不动几个月甚至一年的库存车来说,蓄电池、各种油液、各种橡胶制品、漆面以及相关的排水孔洞多少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如果高密度停放的话,车辆车身出现刮擦也是极有可能的。
库存车究竟是好是坏,必须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业内人士就认为,大致可以归结为“四看四查”。
对于一辆库存车,最简单的分辨方法就是看其出厂时间;而每辆车的出厂时间在其铭牌上又写得清清楚楚,识别起来并不难。然后就要注意观察该车的停放场地,光照强度、干燥程度、密集程度等因素对车的影响各异;而其对车辆的影响,也会是后面与经销商讨价还价的重要砝码之一。再次,就是要让4S店对车辆车身进行清洗后,看其漆面是否有划痕和凹坑。最后,就要特别注意观察车辆上的橡胶制品(轮胎、发动机皮带、雨刷等)是否有老化的现象,老化程度又如何。看完这四个方面,相信应该会对车辆大致情况有了初步了解。
随后,就需要对车辆进行“四查”。这其中,最重要的是检查底盘。因为底盘位置较低,一般容易被人忽略,所以要特别注意查看避震器是否渗油,排气管和消声器是否锈蚀,摆臂和油底壳是否有磕碰或托底的情况出现。此外,对电瓶、油液的检查也必不可少,可以试着在发动机关闭的情况下,打开收音机等电器,如果能顺利启动,则电瓶正常,而对油液检查则要特别注意机油和刹车油这两项是否变质。最后,也不要忘了对车内进行检查,尽量避免出现因胶条老化漏水导致车内被污染的情况。
在“四看四查”后,也一定记得要亲自发动汽车试开一次;像发动机、变速箱、刹车等方面的问题,恐怕只有试驾才能及时发现。 (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