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冰涛
央行日前的降息政策不仅打开了明年降息降准通道,更让存款利率进一步市场化,银行间存款利率差异扩大。这也使得存款成为一项技术活,为了多赚三五斗利息,很多储户往往要货比三家。对此,专家建议投资者,可巧用“智能存款”业务保住降息后存款收益。
自央行降息令发布以来的一月内,各银行调息的新闻就未间断。银行的存款利率调整出现了各种不同的情况:有的银行随央行的节奏下调利率至基准、有的银行全面上浮至1.2倍、有的银行有门槛的上浮、有的银行分期限上浮。而中农工建交等国有银行也终于坐不住了,纷纷于近日对存款利率实行“一浮到顶”。根据机构的统计,目前有67家银行活期及各期限定期存款(五年除外)利率均上浮至1.2倍,其中43家为城商行,21家为农村商业银行。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调息央行取消了五年期定存基准利率,因此银行之间五年期定存利率差异最大。笔者查阅各大银行官网发现,部分银行取消了五年期定期存款,但绝大多数银行依然保留了五年定存,五年定存利率波动范围在4.25%至5.7%,其中贵阳银行、晋中商业银行五年期定存利率最高达5.7%。
不过,定期存款虽然能锁定长期收益,但如果未到期提前支取,银行则按活期利率计息,这样存款利息损失较大。因此,很多人因为资金的流动性需求而放弃较长期限的存款。但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发展,银行也在定期存款方面做出了创新。笔者了解到,部分银行近期推出按存款期限最大化结转利率的“智能存款”模式。
银率网分析师介绍说,所谓“智能存款”是指定期存款提前支取时,不是如以前一样按活期利率支付利息,而是按相应的存期结算利率。例如,储户有一张10万元3年期存单,如果存了2.5年时需要提前支取,智能存款按照2年期4.02%的利率结息,这比活期0.42%的利息收入要多9000元。
2013年,建设银行和广发银行就曾推出过短期的“智能存款”活动,但均已结束。锦州银行则在近期新推出了“悠悦宝”智能存款业务,存款起点为1万元,最大存期为3年。其他银行网点目前很少开展这种业务,但平安、民生、浙商银行等多家直销银行的存款业务则为“智能存款”,起点金额从50元到1000元不等,最大存款期限分为1年和5年。
银率网分析师认为,未来央行将逐步放开存款利率,银行的自主定价权将进一步扩大,银行之间的揽储竞争将不仅简单的体现在利率的高低上,按照期限最大化结转利率的“智能存款”模式也有望成为银行的揽储利器。储户可有效利用这一存款方式,保住降息期内的存款收益。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