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福州讯(余小静 记者张文章)在留学热潮的带动下,留学行业迅速成长并壮大,伴随而来的一系列消费安全问题,侵害了消费者权益,影响了整个留学行业的健康发展。
怎样才能远离留学黑中介、避免不必要的留学风险呢?日前,福建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邀请留学中介业内专家在福建师范大学闽候校区开办“放心留学,让梦想远航——每天都是3·15”讲座,为广大学子指点迷津。
会上,针对有意留学的学子们最担心的“野鸡大学”、“乱收费”、“霸王条款”等热门问题,专家给出3点建议。
一是查户口。互联网发达,任何想送孩子出国留学的学生家长都可以通过学校网站、官方网站或者教育部教育涉外信息监管网(http://www.jsj.e-du.cn)了解到留学中介提供的资料是否准确,学生自己也可以通过网络直接与将要就读的学校联系,摸清底细。
二是看证书。既要有教育部颁发的资质认证书,也要看其工商营业执照上有没有“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的内容。
三是存单据。无论去哪个国家,实行哪种收费方式,留学当事人交纳每一笔费用之前,一定要认真阅读合同,如果觉得合同中的某些内容是中介在规避自己的义务,务必要在事前交涉清楚。一定不要忘记索要正式收据、发票,一旦出现问题打起官司,这些收据和发票都是重要的凭据,否则即使诉诸法律往往也无法挽回损失。
福建省消委会相关负责人说,为把子女送去国外深造,很多家长拿出多年的积蓄,只为让子女有更好的教育和未来。由于中介公司在办理学生出国留学过程中有着巨大的利润,于是许多非法中介公司一拥而上,诱骗、欺诈消费者,广大学子和家长在选择留学中介时一定要擦亮双眼。
据悉,福建省消委会将在福建师范大学等各大高校建立消费教育基地,结合时尚热点和学生的心理需求,不定期举办各种主题的消费维权讲座,意在将维权阵线前移,延伸消费维权服务,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理念,提高维权能力,进而引领文明健康的校园消费风尚,让消费维权更具前瞻性,让消费教育从普及性迈向分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