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全面履行监管职责 充分释放改革红利
辽宁工商扎实推进商事制度改革
作者:王文郁
图片


    李成军局长(前排左二)调研“三证合一”登记工作。
■本报记者 王文郁 文/摄
  日前,记者从辽宁省工商局获悉,2014年辽宁省工商系统紧紧围绕辽宁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以深化改革为统领,全面履行市场监管职责,扎实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2014年辽宁省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37.9万户,总量达241.8万户,同比增长8.13%;各类主体注册资本(金)39942亿元,同比增长19.78%。
  今年,辽宁工商系统将坚持以改革为统领,将工商法治建设贯穿始终,立足工商职能,深刻理解和把握全省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新要求,稳增长调结构,充分释放改革红利,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服务市场主体发展。
先行先试创新举措
  辽宁省工商局局长李成军表示,2014年辽宁工商系统先行启动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报请省政府下发《关于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若干意见》,提出注册资本实缴改认缴等6项改革举措,并于当年启动实施。在推进改革工作中,全省工商系统思想统一、步调一致、精心设计、认真组织,各市县工商部门积极响应、全力配合,强化政策宣传引导,狠抓业务培训指导,提高登记注册效能,创新服务方式载体,为商事制度改革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2014年,以省政府规章形式,出台了《辽宁省简化市场主体住所登记条件暂行规定》。辽宁全省办理以住宅为住所(经营场所)登记的市场主体3.8万户,办理房屋产权证明外其他证明文件登记6.1万户,办理“一址多照”938户。释放场所资源、促进投资创业作用明显。
  在有序推进“先照后证”改革中,取消了省级以下19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建立“先照后证”改革提示制度,登记涉及改为后置审批的市场主体8494户。
  实行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取消企业年检,建成辽宁省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5万户企业自主公示即时信息11.2万条,企业信用信息查询666万次。在全国先行启动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企业年报率达70.3%,位居全国前列。
  在全国先行发布《关于实行“三证合一”登记制度的实施意见(试行)》,先行启动了“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2014年12月1日起,在沈阳、鞍山、朝阳3市试点运行,实行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税务登记“一照三号”登记模式,登记平均用时5天,简化了程序,缩短了时限。
  结合辽宁实际,辽宁省工商局先行启动企业定向抽查工作,2014年共抽取1934户投资管理类公司,对其自主公示信息情况和经营行为进行检查,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服务市场主体发展
2014年,按照辽宁省政府的部署,辽宁省工商局以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为先导,多项改革措施走在全国前列,有效激发了社会投资创业热情,释放改革红利成效显著。
  李成军局长表示,2015年辽宁工商系统的总体工作思路已经明确,将坚持以改革为统领,在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服务市场主体发展工作中,着重做好以下3方面的工作。
  首先,继续推进主体准入与退出便利化改革。按照非禁即入、平等准入,实现企业登记便利化的总要求,抓好5项工作:一是全面推进“先照后证”改革。国务院已经公布的前置改后置审批事项,省内各地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决定保留的前置审批目录即将公布,目录外的一律不作为公司登记前置审批。对改为后置审批的项目,要与相关许可部门做好衔接,为后续监管打好基础。二是全面推进“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落实辽宁省政府部署要求,总结“三证合一”试点经验,全面推行“三证合一”登记模式。三是按照国家工商总局要求,开展企业名称登记管理、企业集团登记、企业经营范围登记改革,进一步放松管制。四是积极推进市场主体退出便利化。落实国家工商总局简化注销流程规定,对个体工商户、未开业企业、无债权债务企业试行简易注销程序,方便其办理退出市场登记。五是积极推进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结合辽宁省网上审批平台建设工作的要求,及时梳理、优化网上审批流程,为工商系统审批并网工作打好基础。
  其次,积极探索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新模式。要按照“谁审批、谁监管”和“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重点抓好以下4项工作:一是加快推进事中事后监管的统筹设计。按照“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原则,严格执行权力清单确定的职权,做到不越位;按照“法定职责必须为”的原则,切实履行监管责任,做到不缺位。加紧制定《关于深入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加强后续监管的意见》,配合有关部门完成《市场主体行业监管责任清单目录》编制,从制度层面厘清和落实政府各部门事中事后监管责任。二是积极探索企业抽查监管模式。制定《辽宁省企业公示信息抽查管理实施办法》和相关细则,设计好抽查内容及方式,并抓好落实。三是推进建立信用约束联动响应机制。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管理为抓手,努力实现“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四是推进政府部门信息统一公示,建立完善工作机制,提供技术支撑。
  再次,大力扶持市场主体发展。一是继续做好个转企工作,以政策牵动和重点带动为抓手,依托联席会议制度,努力扩大工作成效。二是服务区域发展战略。立足职能,贯彻落实好国家新一轮支持东北振兴战略。以推广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可复制改革试点经验为契机,研究落实支持对外开发开放的政策措施。围绕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和重点园区提供个性化服务。三是继续做好助企融资工作。综合发挥登记、合同、商标等职能,针对企业特点提供组合套餐,提高企业融资水平。四是开发大数据,做好数据服务。充分挖掘市场主体年报和即时公示信息等海量数据,分析新登记公司认缴注册资本实缴到位情况,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加强对中小微企业划型分类、经营运行等情况的分析,建立小微企业名录,推进信用信息共享,促进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此外,还要围绕地方中心工作,全力做好服务县域经济发展、推进商标战略、扶持现代服务业、促进就业再就业等各项服务发展工作。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工商系统非公党建工作。
  展望今年工作,李成军局长表示,商事制度改革开启了工商事业发展的一个新时代,时代赋予工商人崇高的历史使命,辽宁省工商系统要不辱使命、抢抓机遇,坚定信心、积极作为,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继续深化改革,加强法治建设,为工商事业发展和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继续作出贡献。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要闻·综合】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辽宁工商扎实推进商事制度改革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