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燕制图
■本报记者 姚敏
如何保障知情权是当前食品消费维权领域的热点和难点,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增加了相关规定,使之成为消费者维权的利器。
转基因食品要明确标示
对于广受关注的转基因食品,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增加相关规定,强调生产经营转基因食品应当进行显著标示。同时规定,未按规定进行标示的,没收违法所得和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最高可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
知名专家、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黄昆仑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增加相关规定的背景是当前我国转基因食品标识较乱,存在侵害消费者知情权的情况。
记者走访市场发现,转基因食品标识存在两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方面有些商品的标识很小,很难注意到,难以满足消费者知情权;另外一方面有些商家乱标识,以“非转基因”作为炒作噱头。
“转基因食品标识小 ,‘非转基因’字样显眼的情况很突出。我看到一款调和油的包装上,标有大豆油:加工原料为转基因大豆、菜籽油:加工原料为转基因油菜籽的字样。但是字特别小,如果不仔细看,很难发现。超市里还有许多品牌大豆、花生、菜籽等食用油,都标明‘非转基因’,它们果真都是非转基因食品吗?我希望转基因食品真实、显著标示,让消费者能够明明白白消费。”在一家大型超市里选购食用油的王女士对记者表示。
专家表示,尽管我国的《食品标识管理规定》以及《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都有转基因标识方面的规定,但在实践中并未得到很好的实施。“很少有一项技术像转基因这样,让各方观点如此对立;莫衷一是的研究结论,让消费者无所适从。对消费者来说,比争论更重要的是对转基因食品消费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中国消费者协会理事、北京汇佳律师事务所邱宝昌表示。
全程参与《食品安全法》修订的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食品药品法研究中心主任高秦伟教授向记者介绍,转基因食品的推广和销售要建立在充分的信息公开和消费者知情基础上。坚持并完善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让消费者自行选择至关重要。
明明白白消费保健食品
记者注意到,《食品安全法》对于保障知情权、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还有多项规定。例如第十二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有权举报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依法向有关部门了解食品安全信息,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再如针对大众关注的保健食品生产、经营、宣传中存在的问题,新法明确要求,保健食品声称保健功能,应当具有科学依据,不得对人体产生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内容应当真实,与注册或者备案的内容相一致,载明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功效成分或者标志性成分及其含量等,并声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食品安全法》第七十五条强调,保健食品原料目录应当包括原料名称、用量及其对应的功效;列入保健食品原料目录的原料只能用于保健食品生产,不得用于其他食品生产。专家介绍,在保健食品目录中,应当包括原料目录的名称、用量及其对应的功效。有些物质属于药食同源,既可以用于普通食品,也可以用于保健食品,为了清晰地界定保健食品与其他食品的区别,《食品安全法》明确地提出了列入保健食品原料目录的原料,按照目录规定的用量、声称的对应功效只能用于保健食品的生产。这条规定进一步明确了保健食品和其他食品的区别。“对于保健食品的标签、广告问题,和《食品安全法》同时通过的《广告法》也有明确规定,应该说两法规定都比较具体、明确,处罚的措施比较严格,这也充分说明保健食品消费和民生关系密切。”专家表示。
全面保障知情权
“保障知情权是当前食品消费维权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食品安全法》强调生产者、经营者和监管者的相关责任,这些对于保护消费者权益具有重大意义。”黄昆仑认为。《食品安全法》对于企业和政府各级部门保护消费者和公众的知情权做了明确规定。第二十一条规定,“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是制定、修订食品安全标准和实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科学依据。经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得出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不安全结论的,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质量监督等部门应当依据各自职责立即向社会公告,告知消费者停止食用或者使用,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该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停止生产经营。”
第二十二条规定,“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对经综合分析表明可能具有较高程度安全风险的食品,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及时提出食品安全风险警示,并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三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及其技术机构,应当按照科学、客观、及时、公开的原则,组织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检验机构、认证机构、食品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以及新闻媒体等,就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信息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信息进行交流沟通。”
专家表示,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增加或者强调了保障知情权的相关规定,加大了对违法者的处罚力度和监管者的相关责任,明确了具体细则和相关要求,有利于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