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博峰 文/摄
2015年时间已过半,国内车市增速整体趋缓,上半年销量连续几个月处于每月环比下降的状态。然而这几个月的车市并不平淡,各种新车、新政、官降以及各种业界新闻搅得国内车坛热闹非凡。一边是各大品牌依然在不遗余力地推出新车;一边是各大车企纷纷降价,价格战也从原来的经销商层面上升到车企层面。
在热闹纷繁的市场背后,我们可以看到,豪华品牌为顺应市场做出种种改变,日韩品牌放弃原有的发动机优势而另辟蹊径,自主品牌在SUV市场发力的同时,在轿车市场也不甘落后……更多的汽车企业开始面对新的市场格局寻求出路。
德系新车改走亲民路线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5月汽车销量较上年同期仅增长2.1%,为2012年以来同期最低增幅;乘用车市场的整体销量下滑,豪车品牌也难以独善其身。
在今年上半年德系品牌所宣布的上市43款新车当中,小型化、低价化趋势非常明显,可以说,豪华品牌在中国市场充分布局中高端产品线之后现已明显地将触角伸到了传统大众化品牌的20万至30万元区间内。例如奔驰B级B180、北京奔驰国产GLA;奥迪300万辆纪念版中的A3系列产品。
“除了A3的降价较为明显以外,奥迪A6L或在2015年推出1.8T车型,进一步扩大目标用户范围,以提升销量。”奥迪北京亚奥捷顺商贸有限公司经理王建琪向本报表示,不仅如此,A4L、Q3等车型的低配版也在计划之中。
而在今年4月开幕的上海车展上,北京奔驰GLA也一口气推出了5款车型,售价区间为26.98万-39.98万元。
如今,对于很多期待升级换代的车主来说,想要拥有一辆豪华品牌座驾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
价格的降低,源于豪车品牌纷纷国产化。奔驰选择与北汽合作,奥迪选择与一汽合作,宝马选择与华晨合作。
王建琪认为,豪华车国产化后综合成本可以降低10%-15%,和同款进口车相比有着明显的价格优势。同时,在原有基数上销量扩大可较快实现规模经济,尽快盈利,进入良性循环。因此,从长远来看,豪华车国产化之路是大势所趋。
日韩车企欲增加涡轮增压发动机车型
在细分市场中,中级车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一辆宽敞舒适又经济实惠的中级车成了很多家庭买车的首选。一款中级车往往需要兼顾家用和商务等多种用途,同时这个级别也是各大品牌竞争较为激烈的战略要地。
随着离2015年国内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需降至6.9升/100公里的日期越来越近,连原来一直使用自然吸气发动机的日韩系车企也开始纷纷发力涡轮增压技术。
作为丰田B级车的代表车型,新一代皇冠变化可谓不小,首先其精简了动力配置,仅保留了三种。
“新皇冠目前搭载的是2.5L传统的V6发动机,最快8月份就会推出2.0T的D-4ST动力。这款发动机为丰田新研发的动力系统,预计未来将会有多款车型搭载全新的2.0T发动机;比如,作为一汽丰田主打车型中的锐志也有相同的规划。”北京中新兴达丰田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销售顾问李根介绍道。
韩国车以优秀的产品质量以及相对更高的配置和更为实惠的价格俘获了众多中国消费者的芳心,这其中索纳塔作为中坚力量功不可没。
今年年初上市的第九代全新索纳塔在动力配置方面,以一款1.6T发动机取代了索纳塔八的2.0L发动机,与它搭配的是一台7速双离合器变速箱。“整套动力系统换挡顺畅,燃油经济性也比老款机型更好。所以,将来的主力还会是1.6T+7DCT的动力组合。”北京现代冀财奥汽车贸易有限公司销售专员李曙光说道。
自主品牌新车要做“高富帅”
2014年国内车市整体保持了稳定增长态势,但自主品牌市场份额却持续走低。进入2015年,国内各大自主车企纷纷开始战略调整,在2015上半年加速了新车型的投放工作。
说到自主品牌,自然不能不提到SUV。据不完全统计,上半年有53款全新或改款的SUV上市,其中自主品牌占了五成。
自2011年上市以来,长城哈弗H6常年盘踞SUV销量冠军宝座,为了吸引年轻消费群体,哈弗今年特别发布了红蓝标战略,而哈弗H6Coupe便是首款应用蓝标的车型;凭借着流畅动感的外观和独特的命名方式,采用了哈弗品牌全新设计语言,并且换搭了动力更强的2.0T涡轮增压发动机。
而上汽集团则基于目前国内市场流行趋势,有针对性地应对中国消费者消费心理打造了高性能SUV名爵锐腾。从车辆设计、动力配置上无不看出上汽集团在名爵锐腾下了“真功夫”,而8秒破百已经成了名爵锐腾的一个产品标志,其出色的动力表现是该车的最大卖点之一。
虽然国内汽车市场向SUV领域倾斜已成不争事实,但轿车作为国内各大自主车企的基石,其重要地位仍不可取代。
今年4月上市的吉利博瑞作为吉利品牌首款中高级座驾,博瑞无论是外观、配置、动力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被誉为吉利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车型。
据吉利官方统计,自上市以来,博瑞4月销售1000辆,5月销售2000辆,目前仍有6000-7000辆的订单未交货。博瑞的规划产能是6月份实现3000辆,7月份达到5000辆。
种种细节表明,自主品牌轿车的新规划和以往相比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还是要清醒地认识到与合资品牌相比差距依然不小,自主品牌只有奋起直追,才能逐渐缩小与先进者的距离,获得市场更大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