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维修投诉大幅增加 影楼套餐涉嫌强制消费
■刘勇 本报记者 徐文智
记者近日从陕西省消费者协会了解到,2015年上半年,陕西省各级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4739件,解决4372件,投诉解决率92.26%,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5922012元,其中消费者遇欺诈行为得到加倍赔偿34859元;接待投诉咨询及来访人员33660人次。陕西省消协工作人员发现,上半年全省消费投诉呈现以下3个特点。
汽车维修业猫腻多
今年上半年,陕西省各级消协组织共受理交通工具类投诉204件,占投诉总量4.3%,比去年同期大幅增加。
交通工具类投诉中,家用汽车类投诉占了绝大多数。消费者投诉汽车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3方面。
一是不良商家利用汽车消费专业性相对较强,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特点,在销售及售后服务中使用欺骗手段坑害消费者。2015年初,消费者刘先生与某汽车4S店签订购车协议,并交付定金,后因该4S店不能提供全套汽车手续,刘先生要求退还定金,但4S店拒绝退还定金。消费者投诉到陕西省消协,经过多次调解,4S店最终向消费者全额退还定金。
二是维修费用不合理。同样汽车品牌各家4S店收费标准、维修标准差异较大。如某豪华汽车品牌西安4S店向车主王先生收取后保险杠维修费用6.2万元,而王先生向该汽车品牌上海4S店咨询得知,维修同车型后保险杠只需要1.2万元。陕西省消协对上海4S店报价和西安4S店报价进行对比后发现,后保险杠拆装费用差价达7倍,喷漆费用差价为3倍。
三是某些汽车售后服务企业使用非原厂配件冒充原厂正品,或用伪劣零配件维修汽车,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
家具行业标准混乱
家具行业历年来都是消费投诉较突出的一个行业,标准混乱、质量问题多、纠纷调处难度大。
消费者谢某购买某品牌木门,商家当时承诺木门是实木材质,但木门送到家中后,谢某发现该木门不但不是实木材质,而且外观存在严重瑕疵,多次交涉,商家一直不肯配合解决,严重影响了装修进度。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消费者为保障家具的质量,花费高价在大型家具商场选购产品,以为这样可以获得较好的质量保障和售后服务。但在消费维权实际工作中,陕西省消协发现,并非所有的大型家具商场都能注重信誉,真诚服务消费者。在发生消费纠纷后,很多大型家具商场往往只是让消费者和厂家单独联系处理问题,没有起到应有的监督管理责任。
影楼套餐暗藏陷阱
上半年,陕西省消协接到数起有关影楼侵犯消费者权益的投诉。消费者普遍反映,某些影楼利用所谓的套餐服务,制订格式合同,采取夸大宣传、隐瞒欺诈等手段,收取定金,强制消费,导致消费者合法权益受损。
2015年1月,消费者杨女士被西安某影楼的优惠宣传吸引,前往影楼选购了1500元摄影套餐。在消费过程中杨女士发觉,影楼以隐瞒服装、化妆等收费项目,增加所谓的“选片”第二次消费和升级套餐服务等手段,将消费金额增至1.2万元。杨女士感到上当受骗,遂与影楼协商,要求只按1500元套餐收费,但影楼以杨女士违约为由,要求其补齐剩余款项,否则不予交付照片。杨女士投诉陕西省消协后,消协展开调查调解,指出影楼存在恶意诱导消费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影楼表示接受消协调解意见,向杨女士道歉并按最初约定消费额交付所有照片。
此外,一些影楼随意更改与消费者的约定或降低服务标准也导致消费者不满。
2015年4月16日,消费者苏女士到陕西省消协投诉,称在西安市某大型婚纱影楼预定了5899元的婚纱照套餐,双方约定了拍摄时间和外景地等内容,苏女士交付了1000元定金。此后,影楼在未通知苏女士情况下,更换了外景拍摄地,苏女士对新的外景拍摄地不满意,要求解除合同并退还定金,影楼则拒绝退还定金,双方发生争执。
受理该投诉后,陕西省消协认为影楼单方变更要约条件,违约在先,依《消法》《合同法》规定,消费者有权解约并要求商家按双倍标准返还定金。消费者考虑到影楼并无恶意欺诈行为,没有依法要求双倍退还定金,只要求返还已交纳的1000元定金,已属通情达理。面对消协有理有据的调查处理,影楼最终认识到错误,向苏女士退还了1000元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