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郑铁峰
家庭装修始终是消费者关注的热点,为倡导透明、绿色、诚信,引导文明、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构筑安全、健康、绿色的家装消费环境,浙江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家装专业委员会近期开展了家装专项调查活动。
据介绍,此次家装专项调查活动筛选12家涉及各个装修阶段的装修房屋,组织消费维权义工、媒体以及专家团队共同检查合同文本是否规范,并对现场的水电、泥工、木工、油漆等施工进行勘验,对发现的问题,责令相关装修公司及时进行整改,并选择了4家已装修完毕的房屋进行室内空气质量检测。调查涉及九鼎、圣都、东易日盛、九创、艺阳、铭品、博舟、康源、瑞澜、绿才居等装饰设计工程公司。
调查发现,规模大的装修公司总体上较为规范,签订合同程序合理,材料质量、施工质量基本有保障,但是施工细节方面有欠缺,特别是图纸设计上瑕疵颇多,个别公司存在加价返工的情况。而规模较小的公司管理不到位,项目经理缺乏责任意识,装修工程质量粗制滥造,材料被偷换等问题频发,施工过程中多次加价返工。在对室内空气质量的调查中,4家房屋的空气质量总体都未达标。
图纸设计有疏漏
此次调查中,部分装修公司在设计图尚未完成的情况下就让业主签订合同,违反了装修合同签订的正常程序,给后期家装工程带来隐患。
同时,调查发现不少装修公司的设计师图纸设计存在疏漏,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产生部分误差。由于对房屋构造的整体考虑不周全,电线水管的排布和走向、灯管的拉线、硬件装修的布局和功能使用等都有问题。例如,空调和水管的铺设有误,导致客厅吊顶需要重新修整,设计上的疏漏导致房间无法安装窗帘,柜台设计误差造成空间利用率过低等。当业主就这些设计疏漏要求无偿返工时,装修公司就以“按图施工”为由推脱责任,表示只能在合同义务外有偿返工。
此外,在签订家装合同时,装修公司并未告知业主,合同签订后自动默认给业主提供最低标准的装修设计及施工,如果业主在装修过程中对装修效果不满意,只能通过加价的方式来改善装修质量,这种被动式的加价让业主很头疼。
装修材料被偷换
调查发现,在装修施工的实际操作中,以次充好、以劣充优的情况时有发生。部分装修公司在装修过程中存在用料质量问题,将过期材料用于装修,以贴牌换标的方式偷换材料等,或者利用业主没有仔细核实进场材料,将不符合合同标准的装修用材用于装修,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通过这些案例可以发现,尽管业主和装修公司在签订的合同中对装修材料标准有明确规定,但是负责监管的项目经理和施工队伍利用消费者在家装专业知识上的匮乏,通过偷换材料、以次充好的方式来降低成本,获取更大的利润,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
施工质量有问题
调查发现,各大装修公司均存在一些质量问题和施工细节误差,这和项目经理监管不到位、设计图纸自身纰漏有一定关系。
调查人员在现场勘验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地砖砖线与墙面不平行,墙砖铺陈不细致,房屋部分墙砖空鼓率超标,达不到行业装修标准;水管凹槽设置上有误差,导致封槽后墙面突出;电线槽填埋程度过浅。
个别装修公司的装修质量有明显问题:入口墙面内配电箱非常不规范,电线相互交错且没有保护层,漏电保护达不到要求,卫生间和厨房瓷砖空鼓率较高;一些公司施工比较粗糙,如手工木板墙的上边缘没有上漆,卫生间的插座位置不合理并且没有漏电保护措施,洗浴过程中有安全隐患等。
此外,施工队伍对于装修现场的保护情况也参差不一,规模大的公司做得比较规范,材料摆放整齐,施工完毕后清理现场,对已装修好的工程有包边垫纸等保护措施;而一些规模相对小的公司存在不足,装修材料随意摆放,现场杂乱不堪,也没有任何保护措施。
装修公司体制有漏洞
目前,市场上大部分装修公司的接单流程通常是接到订单后,就将工程分包给项目经理,让项目经理跟进整个工程,监督工程实施过程和完工质量。然而,公司项目经理与装修公司之间其实是一种承包关系,装修公司提走一定份额的佣金(管理费)后,剩下的利润为项目经理所得。项目经理既是承办方,又是监督者,就容易出现项目经理为获得更多利润而偷工减料或以次充好的情况。装修公司所谓的监管也流于形式,起不到监督作用。
因此,除了装修行业必须加强自身体制的完善外,引进第三方监管力量,才能更好地净化整个家装行业的消费环境。
室内空气质量不合格
此次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由浙江省家具和五金研究所负责,以《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为参考标准。在检测的每户房屋中都设了两处空气采集点,结果显示,被检测的这4家房屋的空气质量总体超标,均不合格。
甲醛和苯都是高毒致癌物质,长期吸入甲醛会导致嗅觉异常、过敏、肺功能异常等,引发气喘、白血病等病症。长期吸入苯会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呼吸吸入或经皮肤吸收都会引起中毒,孕妇吸入可能会造成胎儿先天性缺陷。
这些甲醛、苯等有害物质主要来源于装修房中的各类装修材料。目前市场上的不少装修业主都倾向于选择“半包”的方式进行装修,自行购买装修材料以达到减少装修成本或提高装修质量的目的,但由于部分装修材料由业主自行购买,所以一旦检测出空气质量问题,责任方难以认定,无从追责,业主只能自己想办法改善室内空气环境。
●链接
装修房屋注意七大事项
此次家装专项调查发现,家装行业经营和管理上的缺陷导致了家装市场的混乱,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因此,浙江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呼吁家装行业加强自律和自我管理,采取有效的市场监管机制,保障装修业主的合法权益。同时,消费者也要加强对家装基本知识的了解,警惕下列事项:
1.必须检查装修公司的证照是否齐全。现在很多公司都开设了分支机构,对这样的公司还应该检查对方是否有法人委托书。专家提醒,千万不要和只有一张营业执照复印件的人谈家装工程,谨防上当受骗。
2.签订装修合同不能急。很多消费者希望尽快和装修公司签订合同,进入施工阶段。但是专家建议,签合同不能着急,需要各方面做好了解,谈好设计和预算等费用后再签合同,防止自身利益受损。
3.合同内的标准说明、各类款项要明确清晰。重视合同内的工艺标准说明,避免施工方利用合同漏洞偷换材料或偷工减料。
4.后期的加价工程要签好附加合同。当消费者对施工设计和细节不满意,而施工方表示需要加价返工时,消费者需要和装修公司签订原合同外的附加合同,对何时、为何、如何整改以及具体费用都详细说明,同时保存好这些书面文件,作为后期维权证据。
5.切忌盲目信任项目经理,最好能亲自到场监督。虽然项目经理是装修公司名义上为消费者提供的监督者,但是一旦项目经理责任缺失、监守自盗,会对消费者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6.材料进场时仔细核对再验收,避免劣质产品混入。材料进场的时候,业主最好亲自到场,带上合同和报价单,并请懂行的人或项目经理到场一起验收。
7.重视室内空气质量,检测合格再入住。装修材料会挥发出甲醛、苯等有害物质,最好对新装修房进行检测,空气质量合格再入住。同时,最好对新装修房通风换气至少4至6个月后入住。 (郑铁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