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田珍祥
背景
上个世纪90年代,国人对进口食品还比较热衷,把进口食品当作是一种高档消费。一些不法经营者便动起了歪脑筋,打着进口食品的旗号,可卖给消费者的却是过期食品。在上世纪90年代,经销商将国外即将过期或者已经过期的食品修改保质期后运到国内再销售的现象屡禁不止,让国内不少消费者非常愤慨。
1997年7月,本报记者接到一位消费者提供的线索,称在北京某商厦购买的产自德国的豪克兰奶酪包装盒底部,发现一张不干胶,上面印着北京经销商的名称、地址和电话,而揭下不干胶,底下却印着一串神秘的数字,消费者觉得事出蹊跷。
那串神秘的数字意味着什么?经销商为什么要把它隐藏起来?本报记者就此开展了调查。
回顾
1997年7月,记者在北京海淀、朝阳、东城等地的大型商厦、超市采购到了上述奶酪的样品,发现该奶酪在包装标识中注明了食品名称、配料表、生产日期、保质期(8个月)、制造商德国豪克兰集团、总代理CBA美中贸易协会有限公司及其地址等内容。和消费者提供的线索一样,该奶酪包装盒底部有一张不干胶条,撕开后的确印着一串数字,为“07.04.97—281913:13”。
随后,记者联系了该奶酪的经销商北京美中汇创电子有限责任公司,得到的答复为,其原产地为德国,所有预包装均在德国,包装盒底部的那串数字为“生产日期”。对方还表示,这种奶酪已经进入中国的天津、上海、广州等城市。
同年7月4日,记者向德国驻华使馆求证盒底被封盖的数字到底是不是生产日期。一位德国官员向记者确认,该数字是保质期的终止日期,这是德国在食品包装标识方面的有关法律规定的。
至此,记者终于揭开谜底:那串被封盖的数字是奶酪保质期的终止日期,经销商卖给中国消费者的全是过期产品。
之后,记者把相关情况向工商、质监、卫生等部门反映,并协同有关执法部门找到了德国豪克兰集团北京总代理——美中贸易协会有限责任公司总部,在该公司时任总经理的陪同下,查封了还未来得及伪装的1000多箱过期奶酪。
影响
1997年7月,本报以《经销商瞒天过海?这数字真费思量!》为题,对豪克兰过期奶酪事件进行报道。更有“戏剧性”的一幕是,时隔近一年后,记者发现这批被执法部门封存的奶酪竟然重现市场。经过艰难采访,又以《优创公司竟敢与国家法律叫板》为题对该事件进行了追踪报道。两篇报道分别荣获中国产业经济好新闻二等奖。
豪克兰奶酪的报道充满了惊险与戏剧性,但如果没有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高度意识,事件不会被这么快速、详细地揭露出来。作为媒体,本报对这起事件黑幕的揭露,持续了一年的时间,最终取得了胜利。这次报道最大的价值在于,让消费者不再迷信国外品牌,对外国奸商保持警惕。
近几年,媒体不断曝光类似的情况,篡改生产和保质日期进行销售的不仅是进口食品,有些国产商品在销售过程中也存在类似问题。消费者需要对此保持警惕,执法部门也需要加大查处力度,还消费者一个安全的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