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光场相机快速推陈出新
能否重塑数码相机市场辉煌仍是未知
作者:胡军
图片
图片



    ■本报记者 胡军

  进入21世纪,数码相机曾以令人不可思议的发展速度,迅速替代胶片相机,成为市场的佼佼者。然而,随着智能手机的日渐普及,从2010年起,数码相机市场逐渐失去了昔日的辉煌,销量迅速萎缩,到2014年,全球数码相机的出货量锐减至4340万台。而在2011年之前,这一数据一直保持在1亿台以上。

  目前,一种声称能改变数码相机技术规则的新技术产品——光场相机正以技术革新者的姿态出现在消费者的面前。那么,这种新型数码相机,能否激发消费者的消费欲望,重塑数码相机市场昔日的辉煌呢?

第三代相机技术横空出世

  “光场相机将改变消费者的拍照习惯,无论照片是否模糊,只要在相机的焦距范围内,对焦点可以在拍完之后随意选择,因为相机在拍照的时候,就把焦距内所有光学信息都记录在内了。”在山西一家摄影俱乐部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关于光场相机的介绍非常醒目。

  光场相机,顾名思义,它所捕捉的不再是一个光面,而是整个光场。光场相机能捕捉一个场景中来自所有方向的光线,能够让用户在拍完照片之后再借助电脑进行对焦处理,处理后的照片效果更完美。

  据了解,光场相机的相关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斯坦福大学,当时研究人员为了捕捉全部光场信息,需要动用整整100台相机。直到2012年,美国Lytro公司才推出世界上首款消费型光场相机,小到可以直接揣到口袋里。

  光场相机的机身和普通数码相机差不多,但内部结构却大不同。普通数码相机以主镜头捕捉光线,再聚焦在镜头后的胶片或感光器上,所有光线的总和形成相片上的小点,显示影像。而光场相机则在主镜头及感光器之间,布置有一个布满9万个微型镜片的显微镜阵列,每个小镜阵列接收由主镜头析出来的光线后,传送到感光器前,析出聚焦光线并将光线资料转换,以数码方式记下。相机内置的软件操作,追踪每条光线在不同距离的影像上的落点,经数码重新对焦后,便能制作出完美照片。

  而且,光场相机一反传统,减低镜头孔径大小及景深,以小镜阵列控制额外光线,展露每个影像的景深,再将微小的次影像投射到感光器上,所有聚焦影像周围的朦胧光圈变得清晰,在保持原有数码相机的大孔径时,不用牺牲景深及影像清晰度。“可以肯定,这是一场技术革命。20年前,数码相机颠覆了胶卷相机,现在的光场相机可能会从根本上颠覆相机的使用习惯,甚至摄影教程都得重新编写,因为光场相机捕捉的不再是传统的光线,而是光场,连最为基本的对焦、景深、构图三原则都可能不复存在了。”对于光场相机的未来,河北数码经销商王先生信心十足,“光场相机拍出来的不再是简单的照片,直接就是3D影像,这是传统数码相机无法比拟的。”

一代产品出师不利

  Lytro是一家位于硅谷的科技公司,由斯坦福大学博士吴义仁等人在2006年创立,其核心业务是研发一种能进行“光场摄影”的独特相机。所谓“光场”,指的是空间内所有任意方向光线的总和。它不仅包括颜色、光强等信息,同时还涵盖光线的方向信息。“光场摄影”能够完整地记录光场信息,因此拍照后可以任意地调整照片焦点,实现“先拍照后对焦”的效果。

  2011年6月,Lytro推出第一款产品——一台一端为1.52英寸触摸屏,另一端为镜头的光场相机。这种新型的数码相机采用柱形外观,一端是镜头,一端是屏幕,和市面上大多数方正的相机不同,柱形的Lytro光场相机引起了业界的高度关注。不过,新产品把亮点集中到了“先拍照后对焦”这一技术特点上,在市场上反应并不强烈。由于过度新潮,消费级的零售版光场相机产品在2012年2月正式上市后,消费者的实际应用体验并不如意。

  “技术过于复杂,出场过于仓促,作为一项能够彻底颠覆拍照体验的新技术,对核心功能把握不够而导致产品不能准确把握消费者的消费需求,竟然在推出时,没有找准合适的营销卖点,只是推出一个‘先拍照后对焦’的营销口号。”对于第一代光场相机的市场遇冷,北京某营销策划公司首席策划邵先生一语中的,“太高深的专业技术,消费者很难看懂,这是极大的失策。”

  据了解,Lytro在推出光场相机之前,并没有对光场摄影技术进行消费级的解释与预热,官网上提供的介绍,居然以一篇博士论文为入口,但这份长达11页的技术论文充满各种光学术语和高深理论,让普通消费者看得一头雾水。许多消费者甚至以为这种“先拍照后对焦”就是照片修复服务,而误以为Lytro的光场摄影技术只是专门修复失焦照片的。

  “更为不利的是,‘先拍照后对焦’的技术在推出不久后便被拍照应用迅速模仿,软件开发商Twistmimics推出的应用能捕捉多个处于不同焦点的画面,将其拼接成一张照片,同样实现了‘先拍照后对焦’的效果,而且非常廉价,仅需十几元即可下载。谷歌去年推出的独立拍照免费应用,通过调节照片景深,也可实现‘先拍照后对焦’。这些拍照应用都加剧了消费者对光场相机的疑虑。”对于光场相机的营销策略,山东资深数码经销商周先生认为过度业余,“纯粹做技术的公司,对市场营销比较外行。”

二代新品仍曲高和寡

  2014年7月,距离第一代光场相机推出一年多的时间以后,第二代Lytro光场相机姗姗而来。新型的LytroIlum采用4000万像素镜头和f/2.0大光圈,同时还配备大量实体按键来改善相机的易用性。然而,近万元的售价,仍然不能激发消费者的消费冲动。“售价是一个方面,主要是因为技术太新潮,所以市场反应还都只是感兴趣,毕竟是新技术产品,买的人还是少,我们也是刚上这个产品。”刚开始介入推广光场相机的山西某知名摄影俱乐部负责人姚先生出言谨慎,“高端智能手机的拍照功能太强大了,而且消费者已经形成了习惯性的依赖。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专门添置一台高科技的光场相机,目前理由还不是很充分。”

  据了解,新款光场相机的国外起步价为1599美元。但是,消费者在实际应用中发现,有效像素仍然比较有限,导致照片像质提升不高,实际效果甚至不如高端智能手机。而且,由于配备了高像素、大尺寸镜头,LytroIlum的成像速度也不尽如人意。尽管专门为此配备了高通骁龙800四核芯片来提升成像速度,但遗憾的是,改善幅度很有限,在抓拍时还是非常容易错失最佳时刻。“过分追求功能全面,Ilum被塞入一枚4000万像素、尺寸为1英寸的传感器。这不但造成相机体积变大,同时还增加了系统成像时的负担。”对于光场相机的销售前景,某国际知名数码相机品牌北京市场负责人认为需要时间,“过分追求功能极致,硬件成本根本就不可能降下来,目前的售价还不足以打动消费者,虽然这个产品很新潮、很前卫。”

  据了解,除了销售价格,影响光场相机进入普遍消费者视野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照片的后期处理对电脑硬件的要求非常高,至少配备双核CPU、4G内存和英特尔HDGraphics4000以上的显示芯片。但即便采用高配置的电脑,Lytro的桌面软件依旧存在图片导入缓慢、编辑选项过少等问题。“毫无疑问,光场摄影技术是数码相机业一次非常重要的、划时代的技术革命。但是,由于缺乏竞争者,一枝独秀的Lytro很难吸收新的想法,过于曲高和寡,市场很难真正繁荣。”北京某营销策划公司首席策划邵先生认为,更多竞争者的加入才能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任何市场的繁荣都离不开竞争,没有竞争,就没有创新动力,就没有努力探索消费者实际需求的动力。归根结底,新技术也好,新产品也好,能否真正打动消费者才是最关键的。”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10 版:网络·市场】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光场相机快速推陈出新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