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楼垃圾箱层层爆满,住宅楼走道里展示着各式包装盒。电商物流很忙,快递小哥很忙,清洁工人很忙……这些疯狂的场景提醒着人们:“双11”,余音绕梁。
余音绕梁的不只是成交额轻松突破900亿元,还有同样轻松破纪录的4.67亿的物流订单。海量快递包装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令人担忧。
快递包装究竟会产生多少垃圾?垃圾处理专家、北京市人大代表王维平曾做过相关研究:我国每年产生包装废弃物约1600万吨,在城市固体废物中,包装物的体积占比近五成,重量占比超过三成。
国家邮政局近日发布的国内首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显示,2014年全国共消耗约20亿条编织袋、55.84亿个塑料袋、21亿个封套、67亿个包装箱、114.5亿米胶带、20.1亿个内部缓冲物。
随着网购的发展,这个问题变得更加严重。更大的污染来自于无人回收的包装物。比如,对透明胶带、快递包装内填充的空气囊、塑料袋等材料,大部分回收站不回收,只能扔掉。透明胶带等物品的主要原料为聚氯乙烯,深埋在土壤中要100年才能自然分解;如果焚烧,不但产生刺鼻气味,还会遮蔽宝贵的蓝天。
快递过度包装,成为电子商务兴起后绕不开的现实议题。面对问题,向立法求助是很自然的条件反射。虽然目前我国还没有包装法,但全国人大常委会1995年通过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8年通过了《循环经济促进法》,都明确要求防止过度包装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国务院2009年发布《关于治理商品过度包装工作的通知》,提倡简洁包装、环保包装,并鼓励群众对过度包装进行举报;《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2010年正式实施,对食品和化妆品销售包装指标均作出强制性规定。
遗憾的是,立法时费尽心机,但执法层面软弱无力。快递过度包装日益泛滥,在某种意义上,过度包装成了买卖双方规避损失的“防火墙”,商家靠包装赢得好评,买家也凭此而更加放心。
对于快递包装,国家邮政局2011年发布的《快递业务操作指导规范》规定快递包装应当使用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快递封装用品,但对用什么材料、如何包装并没有明确规定。国务院法制办近日又透露,将制定出台《快递条例》,对野蛮分拣严厉处罚。但愿法律的不断完善能化解网购买卖双方对过度包装的依赖。
还是那句老话,“徒法不足以自行”。唯有执法硬起来,消费理念才能健康环保起来,快递业才能有序起来,包装上的纠结才可迎刃而解。 (谢文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