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蔚
新年伊始,北京楼市一手房与二手房的成交量呈现冷热不均态势。伟业我爱我家数据中心统计,2016年1月北京新建住宅(含保障房)网签总量为7787套,剔除保障性住宅后的网签总量为6591套,同比2015年1月下降21.5%,环比2015年12月下降51.9%。北京二手住宅网签总量达23301套,同比2015年1月上涨95.8%,环比上月上涨14.2%。
2016年1月,北京新建住宅(剔除保障房)的成交均价为29370元/平方米,同比2015年1月上涨38.9%,环比2015年12月涨幅仅为1.5%;二手房成交均价为41270元/平方米,同比2015年1月上涨16.7%,环比上月上涨1.7%。
虽然春节临近,但记者在伟业我爱我家位于北京东四十条南新仓的交易服务大厅看到,来办理房屋交易和商业贷款事宜的购房家庭络绎不绝,交易场面十分火热。
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分析表示,从交易量看,北京二手房市场可谓迎来暖冬,2015年12月和2016年1月的成交量都超过了2万套(2015年12月为23096套),而上一次连续两月破2万套的情况还要追溯到2010年的12月和2011年1月,中间相隔了58个月,这说明2015年一系列利好政策带来的市场复苏还在持续。
胡景晖认为,市场之所以出现一手房、二手房冷热不均的现象,是因为临近春节,新房的供应量大幅减少,加上新房日渐豪宅化,部分市场需求被迫转向了二手房;同时,一些本计划好在2016年购房的家庭希望赶在春节前完成交易,二手住宅成交周期加快,从74天变为64天;再加上春节前房价相对稳定,部分着急用钱的业主选择在此时降价出售。全年利好政策的叠加和一系列因素的综合作用,带来了1月份交易量的持续上涨,形成翘尾。
虽然交易量在上涨,但二手房的价格却保持相对稳定,环比涨幅仅有1.7%。胡景晖认为,这一方面与目前以改善型为主的购房需求既是买方又是卖方的双重身份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临近春节,部分着急用钱的业主会主动适当降价有关。
其实,临近春节,1月份北京新房交易量的下滑完全在意料之中。一方面,2015年在各项利好政策叠加效应的刺激下,楼市交易火爆,大部分开发企业提前完成了全年销售任务。临近年终,再推新盘的积极性降低,新盘入市量的减少,尤其是适合普通工薪家庭改善的中低价位新盘项目供应量的减少,是导致1月份新房交易量大幅减少的主要原因。
胡景晖表示,2015年三四季度以来,高总价准豪宅和豪宅的供应比例逐步加大,成交占比也在逐步提高,成交结构的变化是导致2015年四季度以来北京新房成交均价同比涨幅较高的主要原因。伟业我爱我家数据中心统计,2016年1月,北京成交总价在500万元以上的商品住宅成交量为721套,比2014年同期上涨逾三成,成交占比比2015年同期增加了近6%。
虽然交易量出现大幅回落,但由于目前新房市场在售的项目大多为单价或总价较高的项目,所以受成交结构影响,新房的成交均价依然稳中有升。
胡景晖表示,国家已明确去库存的政策导向,目前北京在总体上虽然库存压力不大,但由于2015年高价地频出,2016年将迎来高端住宅的集中入市,所以北京楼市仍然存在结构上的去库存压力。目前,北京楼市的主力购房人群以置业升级的改善型工薪家庭为主,而高端住宅与主流购房人群的需求并不匹配,在2015年豪宅需求被大量释放之后,2016年的高端住宅需求或将很难再延续强劲的增长,销售压力将大幅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