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方
5月30日——值此2016年世界无烟日到来之际,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德博士(见上图)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世卫组织祝贺《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成功实施一周年,也呼吁中国能出台一部全国性无烟法规。
“在过去一年,我非常高兴地看到《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得到严格施行:执法者严格执法,民众遵纪守法,公众支持度高,也因此让北京的百姓呼吸上更新鲜的空气。我们为北京所发挥的强有力的领导作用喝彩!”
庆祝世界无烟日的同时,世卫组织与国家卫计委、北京市有关部门共同举办《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一周年庆祝活动。《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是中国迄今为止最严格的控烟立法,完全符合世卫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世卫组织《公约》)第八条的要求——该条款要求所有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室内公共场所以及适当的其他公共场所必须全面禁烟。二手烟暴露没有安全水平可言。因此,该条款不允许有任何例外。中国已于2005年批准了世卫组织《公约》,该公约2006年正式生效。
“北京的经验表明全面禁烟是可以实现的——我们有相当可靠的‘概念证明’。现在是时候出台一部严格的全国无烟法规,将北京市民正在享受的无烟环境扩展到全国其他地区,”施贺德博士称。“但很遗憾,目前的《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存在许多的不足——如单人办公室允许吸烟。”施贺德博士解释道。该草案征求意见稿,不仅对单人办公室例外,还规定许多服务场所允许吸烟,其中包括餐厅、酒吧和酒店。
“出台不完善的全国性无烟法规不符合中国作为世卫组织《公约》的缔约方所应履行的国际法律责任,也无法保护中国人民免受二手烟伤害,对个人和经济都会是巨大的损失。我们呼吁立法者抵制企图削弱国家无烟立法的行为。值此世界无烟日到来之际,我们尤其应该给全国人民一个交代,保护他们的健康是我们的责任。”施贺德博士称。
今年世界无烟日的全球主题是为平装做好准备。
世卫组织及其合作伙伴每年5月31日都会庆祝世界无烟日,强调烟草使用造成的健康风险性,呼吁出台减少烟草消费的有效政策。
今年5月31日的世界无烟日,世卫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秘书处呼吁各国,为平装(标准化包装)做好准备。
所谓“平装”,指的是除以标准颜色和字体显示品牌名称和产品名称外,同时限制或禁止在包装上使用任何其他标识、颜色、品牌形象或推销文字的措施。
平装符合世卫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世卫组织《公约》)中烟草产品包装和标签的相关条款(第11条),也符合其中烟草广告、宣传和赞助的相关条款(第13条),中国已在2005年加入了该《公约》。“香烟平装,正迅速成为一种全球趋势。中国若能出台一部严格完善的全国性无烟法规,并在其中规定使用图形健康警示,将可以抓住机遇,在引进平装的正确道路上更进一步。我们希望中国的立法者不要错失这个良机。”施贺德博士指出。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烟草制品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约有3.15亿人吸烟——那是28%的成年人,且一半以上的成年男性经常吸烟。13-15岁人群中,11%的男孩吸烟。每年约有100多万人死于烟草相关疾病——每天约造成3000人死亡。此外,有7亿多人经常暴露于二手烟中,二手烟每年造成约10万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