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如何缓解芒种后的倦怠感
作者:张鹏
图片


    ■本报记者 张鹏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每年的6月6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75°时为芒种。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故又称“芒种”。我国古代将芒种分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鹏始鸣;三候反舌无声。”在这一节气中,螳螂在去年深秋产的卵因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壳生出小螳螂;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并且感阴而鸣;与此相反,能够学习其它鸟鸣叫的反舌鸟,却因感应到了阴气的出现而停止了鸣叫。
  芒种之后,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此时节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气温升高、天气炎热,空气非常潮湿,天气异常闷热。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在这种气候条件下,人特别容易犯困。一些地方有谚语说:“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牵的要人拉,拉的要人推。”形象地表现了人们在这个时节的懒散。而“夏打盹”在医学上也称为“夏季倦怠症”,就是由于夏季炎热,温度过高,人体大量排汗,钾元素随汗液大量排出,又得不到及时补充,导致人们倦怠疲劳、精神不振。所以在这种气候条件下,中午小憩可助恢复疲劳。
  芒种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夏季炎热的气候逐渐开始了。要注意晚睡早起,适当接受阳光照射,以顺应阳气的充盛,利于气血运行,振奋精神。芒种后由于炎热,消耗体力较多,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芒种过后,午时天热,要常洗澡,使皮肤疏松,“阳热”易于发泄。但应注意的是,大汗后不可立即洗澡,因为大汗后流经肌肉的血液增多,心率加快,如果洗澡的水过热,会加速血液流动,使身体本来就膨胀的血管和毛孔扩张,导致血液不足以供应心脏和大脑等重要器官,造成机体缺氧而眩晕。
  饮食方面,天气炎热易导致食欲不振,因此,在饮食调理方面要少油腻,以清淡为主。对于芒种节气的饮食调养,历代养生家都认为“清补”是最佳的选择。唐人孙思邈提倡人们“常宜轻清甜淡之物,大小麦曲,粳米为佳”。又说“善养生者常须少食肉,多食饭”。在强调饮食清补的同时,告诫人们食勿过咸、过甜。从营养学角度看,饮食清淡在夏季养生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蔬菜和豆类可为人体提供必需的糖类、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及大量的维生素。此外专家提醒,夏季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汗易外泄,耗气伤津之时,宜多吃能祛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食物。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9 版:食药】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如何缓解芒种后的倦怠感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