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汉能集团推出的汉能全太阳能动力汽车。
■本报记者 任震宇
造汽车似乎成了时下一件很容易的事,各路异界诸侯纷纷打算进入这片陌生的领域,在早已是“红海”的汽车市场中再造新“蓝海”。
这些异界诸侯的范围十分广泛,有搜索引擎巨头谷歌、百度,有IT巨头苹果、索尼,还有刚刚于7月2日宣布进入跨界造车行列的能源企业巨头汉能控股集团。
这些跨界造车者直接瞄准了汽车市场未来的两大发展方向:无人驾驶技术和新能源汽车,亦或是二者的混合体。
这一现象其实不难理解。如谷歌和百度在人工智能技术上有相对优势,而人工智能则是开发无人驾驶技术所必需的技术条件,选择无人驾驶技术作为突破点,正是互联网企业发挥自身技术优势的体现;而新能源汽车多以电动为主,摈弃了传统的以化石能源为动力的发动机,这也为跨界造车的新手们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会:起码在动力领域,传统车企百年积累的技术优势不复存在,彼此都站在相同或者相近的起跑线上。更何况,一些后来者自信在新能源领域有无人比拟的优势。
在7月2日的发布会上,汉能控股集团主席李河君就自信满满地宣布,汉能全太阳能动力汽车直接利用太阳能发电,颠覆了传统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概念,摆脱了传统电动汽车对充电桩的依赖,使汽车中短途“不插电无限行驶”成为可能。
李河君表示,太阳能动力汽车从30年前诞生至今,无法走出实验室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太阳能发电装置的能源转化效率太低;早期所采用的单晶硅片太阳能电池板,其能源转化效率只有14%,使得其续航里程只能维持10公里左右。而汉能拥有世界领先的薄膜太阳能技术,经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认证,汉能的柔性砷化镓薄膜太阳能发电技术最高转化率已经达到31.6%,在同类技术中保持世界纪录。薄膜芯片具有柔软、轻薄、可弯曲的特性,结合可变形车顶,在保证良好的空气动力性能同时又能使太阳能芯片面积最大化,这就解决了传统太阳能汽车一定要车身尺寸巨大才能够采集到足够动力的问题。
这种在主业领域拥有独特技术而打算将之应用到汽车产品中的做法,其实并非没有成功先例。如国产汽车品牌新秀比亚迪,其原本是全球最大的手机电池制造企业,在电池领域拥有独特而领先的技术,在进军汽车行业之后,其重点发展方向就是新能源汽车,并成功推出了秦、唐、宋等混动、纯电动新能源汽车。
先驱的成功道路无疑也为后来者们提供了借鉴与信心,造手机电池起家的比亚迪能成为一家成功的车企,那么在互联网颠覆一切的时代,通过“互联网+”思维,谁能说它们就不能成为下一个比亚迪,乃至下一个特斯拉呢?
在这场新的跨界造车大潮袭来之际,这些跨界远征的“诸侯”,谁能成为新的成功先驱,抑或是沦为“先烈”,依然要留给时间去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