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参加“2016长安福特品质之旅”的媒体记者以消费者身份对车辆进行评审、检查。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倪敏
7月19日,北京下起大雨。而远在西南的长安福特重庆第三工厂,《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也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暴雨”。
参加淋雨测试的记者乘车驶入一密闭空间内,瞬时200多个电子喷头向车子喷水,车窗、天窗被一层层雨幕遮挡住,记者环顾四周,可是什么也看不清,只能听到整辆车被“雨水”拍打的声音。试车员向记者介绍:每辆车经受的水量约为1.8万升,比特大暴雨还要强6倍,只有在这种强度下经过测试,才能保证车辆不受暴雨的侵袭,密闭性能完好。
这只是本报记者参加的“2016长安福特品质之旅”中的一个体验环节。
在为期两天的“2016长安福特品质之旅”中,记者通过深入参观长安福特第一、第三工厂,体验质检流程、PASCAR试乘体验环节,与来自长安福特各部门专家的近距离沟通,见证了长安福特在产品研发、生产制造、质量管控以及售后服务体系的独门秘诀。
2001年4月,福特汽车公司和长安汽车共同签约成立了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并于2003年初正式投产。长安福特第一工厂是福特与长安集团合作在华建立的第一个工厂,主要生产福克斯、蒙迪欧等车型。2014年,长安福特第三工厂竣工投产。福睿斯是该工厂生产的首款车型。
创立100多年来,福特汽车已经建立了全球领先的设计研发体系、生产制造体系、以及服务体系,更以全球领先的质量管控体系贯穿到每一个环节中。
而长安福特继承了福特汽车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的理念,始终秉承“进无止境”的品牌承诺,努力满足中国消费者的用车需求。
一辆车由上万个零部件组成,任何一个看起来不起眼的小毛病都可能酿成大祸。因此,质量把控是车辆生产的重中之重。而从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到售后服务,长安福特的质量管控也始终贯穿其中。
为了更好地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中国特有环境条件的输入是产品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据长安福特技术开发中心副总监李鹏介绍,考虑到中国特有的空气环境,除了在福特规范要求的灰尘颗粒下试验外,还额外增加了尘土颗粒试验。同时,为确保中国消费者的安心使用,在产品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了油品、温度、湿度、海拔和路况等多方面的因素。
至于整车质量管控,长安福特质量部总监范金龄告诉记者,在长安福特,每一辆车出厂前都必须经过1600多项检查。这些检查项目和检查方法源于福特百年造车经验的累积,也包含了倾听消费者反馈后所做的调整。每一辆车除了在生产过程中的标准化检查外,下线后必须在厂内停留等待抽检。长安福特沿用福特先进的质量追溯系统(QLS),在任何一个检查环节发现的瑕疵,都会被输入质量追溯系统进行跟踪。只有在所有的瑕疵都在厂内得到解决和确认后,车辆才能发运。
除了严格的常规检查,产品出厂前还需要质检员模拟消费者的视角,对车辆进行评审和检查,也就是福特的FCPA。为此,厂家邀请媒体记者分成四组,找出车上出现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轮毂标志盖缺失、自动落锁功能故障、车门胶条缺失等,不过一向自诩汽车专家的媒体人仅在10个问题中找出了两三个。而对质检员来说,“很多没被当作是问题的地方,对厂家来说都是问题。”
有赖于严格完整的质量管控,以及针对市场不断的产品调整,长安福特近几年的市场表现十分抢眼。
今年上半年,长安福特销量达434,645辆,较2015年同期增长10%;六月单月销售64,377辆,同比增长4%。
长安福特公关部总监王建晖表示:在当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如果企业没有新举措,如果不用心,就会被市场淘汰。
应该说,这样的成绩不仅反映出长安福特品质管控所带来的成果,也印证了消费者对其品质追求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