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世界艾滋病日
携手抗艾 重在预防
作者:张鹏
图片


    ■本报记者 张鹏
  今天,我们迎来了第29个“世界艾滋病日”。我国宣传活动的主题是“携手抗艾,重在预防”,意在说明当前艾滋病防治工作进入新的阶段,预防是防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号召社会各界携手并肩,以实际行动遏制艾滋病。
中国感染者约万分之六
  在“世界艾滋病日”前夕、北京地坛医院红丝带之家举办的艾滋病日宣传活动上《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北京市在治的艾滋病患者数量约12000例左右。北京市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所所长卢红艳在活动现场指出,由于近年来早期发现的情况越来越多,患者接受治疗艾滋病较早,使得患者健康状况维持良好,病死率在每年0.18%左右。
  据介绍,自1981年美国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蔓延迅速。由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统计显示,全球已有3900万人死于艾滋病,而截至2014年底,全球约有3690万人携带艾滋病病毒。在总感染人数中,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所占比例最高,约为71%,其次是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约为14%。
  在我国,估计存活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约占总人口的0.06%,即每1万人中可能有6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截至2015年10月底,全国报告存活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共计57.5万例,死亡17.7万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曾发布报告指出,目前全国艾滋疫情虽然整体保持低流行态势,但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其中预防工作是重中之重。
高校成防艾重点
  在人们的眼里,大专院校是纯净的“象牙塔”。然而,相关急剧攀升的数字表明,高校已经成了艾滋病防治的重点地区。以北京为例,去年1月至10月新增艾滋病病例3000余例,其中,青年学生感染人数上升较快,而在近两年中,北京市大学生感染艾滋病每年新增达100多例。在上海,去年共报告发现青年学生感染者92例,较上一年同期增长31.4%。在广州,从2002年开始发现学生感染艾滋病病例,截至2013年底已累计117例。
  与此同时,一些中部省份高校学生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以南昌为例,根据该市疾控中心公布的最新数据,至今年8月底,南昌全市已有37所高校报告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共报告存活学生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135例,死亡7例,近5年来,青年学生艾滋病疫情年增长率为43.16%。而在湖南,大学生艾滋病患者8年上升了37倍。
有三大传染途径
  艾滋病是一种具有很强传染力的疾病。很多人被查出患有艾滋病时,还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患艾滋病。因此想要预防艾滋病就要从传染途径上隔断传染源,那么,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据专家介绍,艾滋病主要有三大传播途径,即血液感染、危险性行为和母子垂直感染。
  经由输血,特别是经常需要大量输血的血友病患者,如果输入了筛检疏漏或在空窗期的艾滋病病毒污染血液,就会受到感染,但这种可能性极低。由血液感染最常见的是药物滥用或吸毒者,于未经消毒的情形下轮流共享针头,血液中的艾滋病病毒因而经由静脉注射直接进入血管。统计显示,全世界因共享针头而得艾滋病的比例占5%至10%,而美国吸毒者占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25%,欧洲则高达50%。在我国,吸毒者占全体艾滋病患的5.3%。
  另一种体液交流的传播途径是危险性行为,意指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进行没有预防保护、直接有体液交换的性行为,这是目前全世界艾滋病感染的首要途径,占全体艾滋病患感染原因的70%至80%。这主要是因为它集合了精液、阴道分泌液及血液等多重感染的可能,所以更增加了其危险性。
  此外,艾滋病的另一大传播途径是母子垂直感染。如果母亲是艾滋病病毒的感染者,她极有可能经由母体及母乳直接将艾滋病病毒传给新生的婴儿。目前全世界约5%至10%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经由这一途径而受到感染的。而随着医学的进步,现如今对于感染艾滋病的孕妇,只要在医生指导下采取医学措施,则可极大地减少孩子受感染的机会。据北京地坛医院艾滋病病房主任赵红心介绍,去年地坛医院收治艾滋病患者956人,其中艾滋病母婴阻断技术实现成功率达到95%以上。
消除歧视是防治的重要内容
  到目前为止,艾滋病还是一种无法完全治愈的慢性传染病,正因如此,人们始终没有摆脱对它的恐惧心理,也由此让人们对艾滋病患者产生了歧视,而在我国人们对艾滋病人或者艾滋病感染者也是避之唯恐不及。
  艾滋病感染者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就业歧视。艾滋病感染者同正常人一样有劳动能力,法律也赋予了艾滋病感染者平等就业的权利。但当感染者的隐私被公开后,用人单位往往会以各种其他理由辞退艾滋病感染者。除了就业,感染艾滋病的孩子上学也是问题,这种就学歧视大多来自于被“孤立”。调查显示,有40%的学生不愿意同来自艾滋病家庭的孩子一起学习,而家长们也会嘱咐自己的孩子离感染艾滋病的孩子远一点。在就医方面,很多艾滋病感染者的就医权利得不到保证,被医院拒收的事件屡有发生。还有人曾在大学生中做过调查,结果显示,22.1%的人认为艾滋病感染者应该被隔离。正是因为害怕遭到歧视,导致了容易感染艾滋病的高危人群,宁愿冒着感染的危险放弃治疗也不愿意做艾滋病检测,他们中很多人甚至认为,与其被艾滋病折磨致死,也比被家人和社会抛弃要好得多。对此有专家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讲,对于艾滋病的防控治疗,歧视往往比病毒更可怕。
预防艾滋病四牢记
  艾滋病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行为和习惯,因此,预防艾滋病是完全可能的,而且是可以做得到的。卢红艳表示,对个人预防来说,除掌握有关艾滋病知识外,还须做到以下四点。
  (1)洁身自爱。不去非法采血站卖血,不涉足色情场所;任何场合都应保持强烈的艾滋病预防意识,不要因好奇而尝试吸毒。(2)生病时要到正规的诊所、医院求治,注意输血安全,不到医疗器械消毒不可靠的医疗机构,特别是不去个体诊所打针、拔牙、针炙、手术,不用未消毒的器具穿耳孔、纹身、美容。(3)不与他人共享剃须刀、牙刷等,尽量避免接触他人体液、血液,对被他人污染过的物品要及时消毒。(4)当给艾滋病病人采血及注射时,注射器应采用一次性用品,病人的血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应彻底焚烧。病人的器皿及医用器械要专人专用,如病人的刮脸刀、牙刷、毛巾、茶杯等专人专用,排尿、排便后要用肥皂洗手,以达到消毒的目的。
世界艾滋病日
  1981年12月1日,世界第一个艾滋病病例被确诊。此后短短30多年间艾滋病在全球肆虐流行,被世界卫生组织及各国政府高度重视。为号召全世界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对抗艾滋病,1988年1月,世界卫生组织在伦敦召开了一个有100多个国家参加的“全球预防艾滋病”部长级高级会议,会上宣布每年的12月1日为 “世界艾滋病日”。1996年1月,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在日内瓦成立。1997年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将“世界艾滋病日”更名为“世界艾滋病防治宣传运动”,使艾滋病防治宣传贯穿始终。
  设立世界艾滋病日主要有四个目的:让人们都知道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是能够加以控制和预防的;防止艾滋病很重要的就是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通过艾滋病日的宣传,唤起人们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同情和理解,他们的身心已饱受折磨,况且有一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可能是被动的、无辜的;希望大家支持各自国家制定的防治艾滋病的规划,让全球共同行动起来关爱艾滋病患者。
  世界艾滋病日的标志是红绸带。意为红绸带像一条纽带,将世界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共同抗击艾滋病;红绸带象征着对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的关心与支持;象征着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和平的渴望;象征着要用心来参与预防艾滋病的工作。 (张鹏)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10 版:健康】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携手抗艾 重在预防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