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科技部电动汽车重大项目监理专家组组长王秉刚
■本报记者 吴博峰 文/摄
“近年来,新能源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虽然取得这样的成绩令人欣喜,但这与补贴政策息息相关确是不争的事实,新能源车离真正健康发展还需要一段时间。”在2017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年度论坛上,各方对于新能源车发展路线和环境十分关注,而新能源车未来将何去何从?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专访时,科技部电动汽车重大项目监理专家组组长王秉刚给出了如上表述。
《中国消费者报》:近两年,互联网企业“进军”新能源车领域已成为行业内很有意思的现象,您怎么看?
王秉刚:我对互联网造车是非常支持的。互联网企业有很多新的思维,可以打破传统汽车的陈旧观念,这对汽车产业长远发展是件好事。不久之前,乐视的样车与公众见面,按照公布的数据来看,诸多性能与特斯拉不相上下,甚至某些环节比特斯拉还要好。所以,我很期待这款车能早一天量产。
另外一方面,我也听到有些互联网造车企业家在问有没有其他的政策,比如代工方面。汽车的制造过程是非常复杂的,要有很多经验和非常严格的质量控制,制造过程也不仅仅局限于在工厂里制造。如果把汽车制造过程看成手机装配过程,那就糟糕了,肯定做不出来。我希望他们对制造过程的复杂性给予充分估计,早日制造出让人眼前一亮的车。
《中国消费者报》:新能源汽车新的补贴政策出台以后,外界有一些解读,认为它主要是倾向于高能量密度的电池,真的是这样吗?
王秉刚:我认为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受补贴政策影响非常大,这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总的来说,我们要改变依赖补贴这种心理状态,一家好的车企,要想好国家有什么政策并利用好。但是到2020年以后要不依赖补贴,仍然能在这个产业里具有竞争力,甚至还能够竞争过传统燃油汽车,赢得消费者的心。而整天纠结补贴的车企,我认为思维太狭窄了。
《中国消费者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车辆安全问题逐渐成为人们最为关心的焦点话题,去年也陆续发生了一些新能源汽车起火事件,您如何看待新能源汽车安全问题?
王秉刚:安全问题是新能源汽车发展非常重要的问题,这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生乘客伤亡的恶性事故,但如果要发生,新能源汽车行业内都会受到很大打击,重视安全是非常重要的。据我了解,国家多个部委对这一问题非常关心,最近出台的很多政策,都跟安全有关,包括对电池的准入要求提高了门槛。所有企业都要把安全视为自己的第一责任,这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生命安全,也关系到整个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