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别让补脑药成了迷魂汤
作者:侯江


    ■侯江
  高考即将结束,中考就在眼前,考生和家长都到了“最后冲刺阶段”。面对人生中的两次大考,精心准备是必须的,但如果过度紧张,甚至不相信自己的实力,转而去迷信一些所谓的补脑药品,就很可能导致不良后果。
  国家食药监总局日前针对高考发布消费提示:中国经过31年高考改革,已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除了平常刻苦学习和积累外,没有短时间提高智力和学习成绩的“灵丹妙药”,家长和考生不可迷信所谓的补脑产品。对于保健食品的选择,食药监总局提醒消费者:一、保健食品不能替代药物;二、我国尚未批准过任何补脑保健食品;三、购买保健食品要“一查、二看、三对号”。
  其实,不光中国考生面对大考紧张,也不仅是这几年才兴起考前“药补”。早有媒体报道,韩国就流行过“聪明针”,它还有个学名叫“大脑活化针”,据说能让考生“注意力集中,脑子更快、状态更好”,不少望子成龙的韩国妈妈有考试时,就带孩子去打这种针。韩国众多医生都非常怀疑这些药品的有效性。有儿科医生指出,“聪明针”的主要成分为银杏提取物及维生素,功效是促进血液循环,但大部分成分会通过尿液排出,药效只能维持很短时间。更有专家指出,“聪明针”能提高精神集中力的说法缺乏根据,可能只是“安慰剂效应”:人们相信某种药的药效时,即使没有任何药效,症状仍可能有所缓解。除了“聪明针”外,韩国还有“聪明药”,如类似中药、需长期服用的“高考丸”“聪明汤”,以及更加离谱的“海豹汤”等,虽然价格令人咋舌,却吸引众多韩国家长争相购买。此外,英国也有一些大学生为了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服用一种名叫“莫达非尼”的药物,其属于中枢兴奋药,可以用来治疗嗜睡症。对于健康人群,这种药物号称可以使人长时间保持清醒、注意力集中,并提高10%至50%的记忆力。不过,英国诺丁汉大学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健康的学生在服用该药后,反应时间反而会变长,而且发散思维也会受阻。此外,还可能出现头痛、烦躁、战栗、呕吐等副作用。
  当然,临阵磨枪,不快也光。临时抱佛脚、瞬间提分的心理,很多人都有。可是,临场补脑,效果如何?2012年,“孝感一中高三学生集体打吊瓶”的照片火遍网络。照片中,教室里所有学生埋头于书山,但无一例外地一边打氨基酸一边“爬山”。专家表示,对于健康人来说,打一瓶氨基酸的作用跟吃一两个鸡蛋差不多。最终的结果也很令人伤感:“吊瓶班”全班50多名学生,无一人分数达到了一本线。
  此次食药监总局的提醒非常及时,而且非常中肯。细想一下,如果真有所谓的提分神药,那么莘莘学子,12年寒窗苦读,水滴石穿的努力,是否就抵不上几针“聪明药”?很多网友就此回忆大家集体“嗑”过的药:生命一号、三勒浆、维生素C、脑活素、脑蛋白水解物片……然后一致得出结论:“考前吃保健补品是种心虚不自信的表现。好成绩不是吃出来的,而是努力学出来的;好状态不是补出来的,而是好心态激发出来的。”
  大考面前,人人平等。平时踏实用心、具备了真才实学的孩子,在自信平和的状态下自然会最终胜出。这个时候,也许均衡、营养、可口的饭菜对孩子更有助益。在公平的竞争中,没有捷径、没有“大力丸”、没有魔法也容不得任何诡计,只有踏踏实实的努力和清晰的判断,才是赢得考试不变的“必杀技”。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7 版:食品·健康】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别让补脑药成了迷魂汤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