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向抗生素滥用开刀
医院取消门诊输液成医改趋势
作者:孟刚
图片
图片


    ■本报记者 孟刚
  门诊输液的命运走向再度成为焦点话题。近期,多地卫计委宣布,取消特定医疗机构门诊静脉输液。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全国已经有多个省份采取多种措施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为什么要取消门诊输液?背后有何背景?记者就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多地取消门诊输液
  2017年11月,辽宁省卫计委宣布,全面取消三级以上医疗机构门诊静脉输液。进入2018年,广西桂林市卫计委要求,从今年1月1日起,除儿科门诊和急诊科外,市区、各县区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含驻桂医院、各综合医院、专科医院、民营医院等)全面停止门诊静脉输液服务。此外,山东日照市人民医院近日也决定自1月1日起,停止医院门诊成人患者输液;吉林省人民医院从1月12日起也停止门诊成人患者静脉输液。
  我国目前并未在国家层面对医院的门诊输液作出统一规定,但目前不少省市均在陆续出台相关执行政策,如江苏省是全国第一个全面叫停门诊输液的省份。2015年8月,江苏省出台文件要求自2016年7月1日起,全省二级以上医院(除儿童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2016年底前,全省二级以上医院(除儿童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液。此后,浙江省也在2016年初发布文件,倡导全省三级医院(除儿童医院和儿科)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2017年出台的《广东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也规定,将在全省二级以上公立医院逐步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而在北京市的北医三院、北大医院、航空总医院等三甲医院,目前已经停止门诊输液。
  记者梳理发现,截至目前,安徽、浙江、江苏、江西、河南、辽宁、四川、广东、内蒙古等地区都已明确出台对门诊输液的限制性措施。
七成以上输液不必要
  严格控制静脉输液的背后,是静脉输液滥用带来的严重后果。因为世界卫生组织就提倡“能口服就不注射,能肌肉注射的就不静脉注射”的用药原则。然而在国内,这个原则却因为多种原因出现了重大偏差。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70%以上的输液为不必要的输液,每年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中,有60%左右是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发生的,导致的死亡人数每年约有20万人。资料显示,我国每年的输液量超过100亿瓶。目前,我国人均8瓶的输液量远远高于国际2.5瓶至3.3瓶的水平,这其中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首当其冲。
  静脉输液因为具有“给药直接”“见效快”等口服药不具备的优势,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发展迅速。但是,输液超过一定的程度就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并且可能让患者产生耐药性,严重的甚至会陷入“重症感染无药可用”的危险境地。
  静脉输液并不一定安全。记者发现,静脉输液的给药方式一直在我国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中占据最大比重。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16年)》显示,按照药品给药途径统计,2016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涉及的给药途径分布中,静脉注射占59.7%。报告显示,静脉输液在临床上存在药品不良反应的情况,症状较轻的有过敏性红肿等,严重时则会导致生命危险。
医改的必由之路
  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中心负责人史立臣表示:“各地取消门诊输液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要解决抗生素滥用,背后原因之一则是解决医保控费问题。”他强调,“在医改的进程中,各地取消门诊输液的政策用意还有一层,就是进一步压缩药品费用空间和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以走在医改前列的安徽省为例,从2014年开始推出相关政策,并成为全国最早实行53种常见病禁止门诊输液的省份。2014年8月15日安徽省卫计委下发《关于加强医疗机构静脉输液管理的通知》,要求降低门诊、急诊抗菌药物静脉使用比例及使用量,并开出了包括感冒发烧、慢性咽炎、小儿腹泻等53种常见病禁止输液名单。
  此外,取消门诊输液也是促进分级诊疗、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需要。
  北京中医药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卫生事业管理教学部朱燕波教授指出:“取消大医院的门诊输液,将患者分流到基层医疗机构就诊,不仅是医疗改革的方向,更是在分级诊疗制度下提出的具体要求,将成为医改的新趋势。”
  不过,目前也有舆论对基层医疗机构进行输液的安全性提出质疑。事实上,有行内人士坦言,开具输液处方到社区进行输液的过程的确会有风险存在。专家指出,总的来说,无论是从控制药品费用不合理增长的政策层面出发,还是考虑到要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取消门诊输液都是在跟着时代大潮流走。
改变观念尤为重要
  尽管乱输液会带来一些危害,但在记者采访中,不少人认为,输液能让病好得更快,还可以补充营养,多输没有坏处;儿童生病以后,一些家长觉得服药麻烦,输液方便;一些慢性病患者更是对输液习以为常,甚至会主动提出输液要求,患者“急于求成”的心态无形中给医生造成了压力。“我就曾经遇到过病人说开药吃疗效慢,坚持要打针,劝说也不听,还说我故意耽误他治疗,我只好照做。”北京某三甲医院的医生这样告诉记者。
  此外,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一些人对取消门诊输液不理解,门诊取消输液,那需要输液怎么办?患者自己要求输液也不能被满足吗?以后感冒发烧只能吃药了吗?不少人对取消门诊输液的政策也有些疑惑。
  梳理多地的政策,一般是二级以上医院叫停门诊静脉输液,即使是特定医院也并不是禁止医院输液,住院病人、儿科门诊和急诊科仍可输液。目前,鉴于儿童病情变化快,要依据病情变化和身体状况随时调整给药途径和方式,尚不具备停止门诊儿童静脉输液医疗服务的时机。急诊科主要接诊急危重症患者,仍需要开放静脉通道建立给药途径,也不适宜停止静脉输液。
  北京友谊医院药剂科主任药师沈素表示:“是否具备静脉输液条件,须由医生严格掌握静脉输液使用指征,而不能根据患者自身的意愿。静脉输液要遵循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的‘能口服就不注射,能肌肉注射就不静脉注射’的用药原则,只有在患者出现吞咽困难、严重吸收障碍(如呕吐、严重腹泻等),以及出现病情危重、发展迅速等情况下才能使用静脉输液。”
  专家还认为,要做好取消门诊输液工作,应进行多方努力。医院要严格管理抗生素,医生提高医德,该输液的输液,不该输液的不输,要向病人解释清楚原因;另外,病人也要提高认识,转变输液的观念,在疗法的选择上听从医生的意见。公众观念的改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整个社会应该倡导健康的输液观念,向民众宣传科学的健康知识。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7 版:食品·健康】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医院取消门诊输液成医改趋势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