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吴博峰)近日,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以下简称“充电联盟”)发布了7月全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推广应用情况。数据显示,从2017年8月到2018年7月,月均新增公共类充电桩约7841个,2018年7月同比增长52.1%。
近年来,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尤其在国内车市“微增长”的背景下,新能源车同比90%以上的销量增长让人看到了发展的希望。
北京市将迎来今年第四次小客车摇号。北京市小客车指标调控管理办公室发布的最新申请情况显示,本期个人新能源车指标申请者共359835人,与上期相比激增7万余人。而这只是全国范围内广大消费者对于新能源车购买热情的缩影。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官方数据显示,今年1-7月新能源汽车综合销量达到49.6万辆,同比增长97.1%。
新能源车市场发展固然令人欣喜,但随之而来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却是摆在产业快速发展面前的一道难题。作为车辆“补给”能量的主要方式,充电桩建设步伐影响着新能源车整体市场发展速度。
记者从充电联盟方面获悉,截至2018年7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类充电桩274777个,其中交流充电桩120713个、直流充电桩90482个、交直流一体充电桩63582个。2018年7月较2018年6月新增公共类充电桩3026个。
充电联盟信息和认证部主任刘锴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7月充电设施保有量平稳增长,充电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公共充电设施改造力度加大。
事实上,由于一些充电桩布局较早,其功能和设备已无法满足当今市场所需,根据市场实际情况及时更换,可以更好地为广大新能源车主提供充电服务。
刘锴表示,运营企业对存量充电桩的“拆旧建新”“旧桩改造”的力度有所加大,以至于部分省市的充电桩保有量有所下降。但综合来看,充电桩整体服务能力在此前基础上有了明显提高。
记者在此前采访调查中发现,不少车主反映车与车桩在充电接口上不兼容的问题,导致有桩也无法充电的尴尬局面不时出现。
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协会发布的《关于推进本市电动汽车及自用充电设施新国标升级改造工作的通知》要求,电动汽车生产企业要根据用户需求,按照新国标要求,免费对旧标准的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及自用充电设施进行升级改造,确保在今年年底前完成电动汽车用户的车桩兼容工作。
随着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国内主要城市尤其是新能源车推广城市公共类充电桩数量明显提升。
数据显示,省级行政区域内所拥有的公共类充电桩数量排在前十位的分别为:北京41130个、上海35007个、广东33937个、江苏28464个、山东20128个、浙江13090个、天津11657个、河北11377个、安徽10968个、湖北8240个。公共类充电桩数量较多的城市几乎均为国内新能源车推广使用试点示范城市。
以往调查数据表明,私人充电桩建设在实际过程中会遇到不少阻碍。这一困扰着私人车主的难题也正在逐步解决。数据显示,由于“居住地物业不配合”而未能配建充电桩的占比为4.53%,环比下降了0.17%。
此外,由于“居住地没有固定停车位”而未能配建充电桩的占比为2.86%,由于“通过专用场站充电”而未能配建充电桩的占比为1.16%,由于“工作地没有固定停车位”而未能配建充电桩的占比为0.62%,由于“居住地报装接电难度大”而未能配建充电桩的占比为0.17%。
对此,中汽协秘书长助理许海东表示,当今,新能源车已成为国内汽车市场发展主旋律。车企充电桩企业应该用前瞻性的眼光看问题。唯有如此,才能让消费者真正满意,新能源车的市场才能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