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信息甄别能力弱
作者:桑雪骐


      “网购有风险,剁手需谨慎”。曾经,在新浪亲子团的首页,有这样一句醒目的提示。近年来,虽然有关部门对于网络消费秩序严格监管,各大电商平台也推出了一系列措施,使得网络消费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但是网购过程中的消费陷阱仍然会影响人们剁手时的消费体验。
  今年3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查与大数据研究中心和腾讯社会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中老年互联网生活研究报告》显示,如果将受骗广泛定义为被诈取钱财、欺骗感情、传播谣言、虚假宣传等多方面,表示在互联网上当受骗过(或者疑似上当受骗过)的中老年人比例则高达67.3%。被骗的主要渠道是朋友圈(69.1%)、微信群(58.5%)以及微信好友(45.6%)。受骗的信息类型主要是免费领红包(60.3%)、赠送手机流量(52.3%)和优惠打折团购商品(48.6%)。
  前不久,退休后的孙叔叔被拉入了一个微信群,群里经常会有人发出领取红包的链接。孙叔叔开始还不好意思,后来熟悉后也想抢个红包热闹热闹,但孙叔叔打开链接后发现并不是普通微信红包,而是类似游戏界面,需要刷新页面才能抢红包,参与游戏的次数越多抢到的红包数目就越大,孙叔叔抢了2次就抢到了40元。而令他意外的是,这些钱并没有直接转到他的微信零钱内,而是显示“需要进一步分享至微信群才能领取”。孙叔叔将链接分享到了3个微信群中,但提示领取红包仍需下载一个应用才可以。孙叔叔觉得很奇怪,等儿子下班后向其咨询,儿子赶紧制止,并告诉孙叔叔,这种应用正是某贷款融资平台的广告链接,通过这种散布红包链接的方式实施骗局,而且通过群与群的多次分享和转发,可能会导致更多的人连环被骗。
  操作不熟练,倒是让刚刚学会网购的王大妈躲过了一劫。王大妈在网上买了一双鞋,下单后不久,就接到了自称是客服的电话,说王大妈购买的鞋码没有货了,需要她发起退款。王大妈表示不知道怎么发起退款。“耐心的”客服加了王大妈的微信,并发给了王大妈一个二维码,又一步一步指导王大妈操作。结果王大妈打开后发现竟是一个支付宝的支付界面,需要输入账号和密码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所幸,王大妈记不住自己的支付宝账号,又不会查,才躲过了这一骗局。
  《解放日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KuRunData中国在线调研进行的一项名为“E时代,您遭遇过哪些消费陷阱”的调查显示,虽然年轻人更容易上当受骗,但是老年人受骗的数额却更高。分类数据中,55岁以上的中老年群体涉及金额超过1万元的占比最高,达到3.5%,高于平均数1个百分点。
  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黄澄清表示,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对互联网持有开放态度,他们的闲暇时间相对较多,有点击浏览各类信息的兴趣和好奇心,但毕竟接触网络的时间较短、经验不足,突然进入网络世界,又会有不适应的地方。很多老年人不了解网络知识,不了解网络技术,更不熟悉网络陷阱及其可能造成的后果。黄澄清指出:“老年人在这方面所受的引导教育相对欠缺,部分人贪图小便宜的心理也会产生一定影响,整体来看,他们对如何识别和判断网络陷阱有点力不从心。”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5 版:网购【重阳节专题】】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信息甄别能力弱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