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诚信是二手车行业发展根基
作者:吴博峰


      经济实惠,是吸引二手车消费者的最大“金字招牌”。
  事实上,同等价位里性价比更高的车型,对于消费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购买二手车既免去了购置税,又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车辆“残值”的损失,可谓一举多得。
  目前,在中国二手车市场中存在的二手车认证体系主要是以各大车企、汽车经销商集团及其他商业机构(企业)根据自身不同业务需求设计的认证标准为主。由于车辆检测认证标准不一致、品牌局限性强,缺乏监管部门对检测认证质量的监督,从而无法降低损害消费者合法利益的各类风险因素。
  2014年5月,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推出了首个由国家级行业协会背书的第三方二手车鉴定评估品牌“行”认证。经过近5年的推广工作,认证车辆超过10万台次,培训专业二手车检测评估师近500余人。
  记者从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获悉,由于行业的快速发展,业内对专业二手车检测评估师的需求度日益增强,但面对求量还是求质的选择上,协会还是选择了后者。
  据悉,成为“行”认证二手车鉴定评估师必须首先获得由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考核通过后颁发的二手车鉴定评估师岗位技能证,然后进行认证培训考核,每位评估师需签订《二手车鉴定评估自律承诺书》后才能正式进行车辆鉴定评估作业,从而避免了在二手车鉴定评估过程中,由于检测人员缺乏专业技术水平,而对车辆真实情况作出误判。
  有着这一官方鉴定做背书,消费者在购买二手车时,如发现实际情况与“行”认证车况不符,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与授权执行机构承诺“错一赔十”。即消费者除了享有授权经销商所承诺的保障外,还能够获得检测费用的10倍作为赔偿。
  为了保证被检测车辆的质量过关,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根据国际《二手车鉴定评估技术规范》优化了二手车鉴定评估的科学性及有效性,并整合了互联网人机交互的高效性与专业检测设备的准确性等特点对车辆检测技术进行开发研究。在原有国标114项检测标准上,增添36类水泡、火烧强化检测项,以确保还原二手车真实车辆技术状况。在国家级的技术标准与服务保障体系背景下,公信力更强。
  为了确保“行”认证体系的科学、高效、严谨、安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制定了《“行”认证授权机构管理办法》,完善了管理制度,建立了“行”认证授权机构准入条件,要求授权机构必须在企业实力与二手车鉴定评估的技术实力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6 版:车评台·3·15】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诚信是二手车行业发展根基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