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郑铁峰
根据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开展“守护消费”暨打击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违法行为专项执法行动的通知》,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周密部署安排,严厉打击非法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乱象,为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安全筑起防火墙。
培训信息泄露连环扣
日前,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对某培训学校经营场所进行检查时,发现其办公电脑内有大量包含学生信息的名单,上面载有学生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家长联系电话等。在现场,负责人俞某承认该信息主要用于联系学生及家长开拓市场。经查,当事人在没有向消费者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也未经消费者同意的情况下,收集学生及家长信息共计2205条,并用于电话营销。市场监管局责令当事人改正违法行为,并处罚款7万元。
执法人员在一个电脑硬盘内发现一个以一名离职人员姓名命名的文件夹,也包含学生及家长信息。执法人员通过现场笔录将上述证据逐一记录固定,并对该离职人员及学生家长进行询问调查,巩固证据。
执法人员还发现,当事人违法收集、使用的一部分信息是一名离职人员留在办公电脑内未带走的,通过进一步询问调查发现,该名离职人员承认这些信息来自A培训学校,而其现就职于B培训学校。执法人员调查发现,这两家培训学校均存在违法行为。通过层层突破,共查办此类案件6起。
瑜伽馆使用上家信息
日前,金华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到丁某某经营的某瑜伽馆检查,在工作电脑中发现大量小区住户信息清单,打印机上还有24张打印好的小区住户清单,清单中详细记录了金华多个小区住户的姓名、电话号码、户号等内容。
经查,丁某某从上一任商户手中接手瑜伽馆,为拓展业务,在未经消费者同意的情况下,使用上任商家保存在前台工作电脑上的“保集湖海塘庄园”“保集蓝郡”“滨江金色蓝庭”等小区住户信息清单,通过业务员拨打电话的方式,向消费者推销服务。
金华市市场监管局对丁某某给予警告,责令其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处罚款2万元。
橱柜商行收集业主信息
日前,宁波市宁海县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接到举报称,其购买的宁海某小区的房子刚交付,宁海某橱柜商行就多次通过电话和短信进行业务介绍。执法人员在对举报线索进行核查时,宁海某橱柜商行的业务员正在通过电话推销橱柜装修服务项目,桌面还摆放着某新交付小区全体业主名单,名单详细记录了业主的姓名、联系方式及楼号房号等信息,这些名单中部分还标注了“已装”“不需要”“现在没空”“未接”等文字。在经营场所内的办公电脑中,执法人员也发现有上述楼盘的购房者个人详细信息。
经查,该橱柜商行为拓展业务、发展客户,通过同行从业人员等渠道收集包含“楼号、房号、姓名、联系电话”等内容的消费者个人信息,在未取得消费者同意的情况下,以电话和短信方式联系消费者,推销房屋装修业务。最终,市场监管部门责令当事人改正违法行为,并处罚款3万元。
执法人员通过仔细梳理细节,在多次询问当事人后,得知其中某一小区的信息来源于宁海某装饰公司。该装饰公司负责人承认曾将该小区部分业主信息无偿转交涉事的橱柜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