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2018年度车企双积分情况公布
46家车企新能源考核为零分
作者:倪敏


      本报讯(记者倪敏)本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公布2018年度中国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情况(以下简称“双积分”)。
  数据显示,2018年度我国境内141家乘用车企业共生产/进口乘用车2313.91万辆(含新能源乘用车,不含出口乘用车,下同),行业平均整车整备质量为1456公斤,平均燃料消耗量实际值为5.80升/100公里,燃料消耗量正积分为992.99万分,燃料消耗量负积分为295.13万分,新能源汽车正积分为403.53万分。
  其中,112家境内乘用车生产企业累计生产乘用车2219.61万辆,平均整车整备质量为1438公斤,平均燃料消耗量实际值为5.74升/100公里,燃料消耗量正积分为979.52万分,燃料消耗量负积分为262.22万分,新能源汽车正积分为393.74万分。
  29家进口乘用车供应企业进口乘用车94.30万辆,平均整车整备质量为1872公斤,平均燃料消耗量实际值为7.26升/100公里,燃料消耗量正积分为13.47万分,燃料消耗量负积分为32.91万分,新能源汽车正积分为9.79万分。
  虽然国内车企全行业油耗积分负分高达约293.13万分,但是油耗正积分达到992.99万分,新能源汽车正积分为403.53万分。
  随着政策缓冲日渐收紧,2018年平均燃料消耗量积分为负分的企业比例有所提高,其中,自主车企在2018年“双积分”考核中表现较好,占据市场份额较高的合资车企普遍承受较大积分压力。
  据不完全统计,上汽集团、比亚迪、奇瑞汽车、江淮汽车、北京汽车、吉利汽车、长安汽车等在平均燃料消耗量和新能源汽车积分排名中位居前列。其中,平均燃料消耗量积分最高的是上汽集团,为1280871分;新能源汽车积分最高的是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为494698分。而平均燃料消耗量积分成绩较低的则多为上汽通用、北京现代、长安福特这样的合资车企。
  2018年4月,《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开始实施,要求乘用车企业完成油耗积分和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否则就会遭到新车无法上公告等处罚。
  应该引起注意的是,在141家车企中,有25家境内企业和21家进口车企在去年新能源车积分为0分。其中,既包括长安标致雪铁龙、华晨雷诺金杯等合资车企,也包括丰田中国、福特中国等进口车企。
  实施双积分管理,目的是引导汽车行业向节能方向发展,同时让车企自发发展新能源汽车。此前业界曾预计,随着双积分政策的实施,更多车企通过技术研发降低传统燃油车油耗的同时,将推出更多新能源汽车为乘用车整体实现节能减排。然而,仍有一部分车企在新能源汽车布局上按兵不动,或者是反应迟缓。
  工信部对双积分新能源积分要求逐年提高。根据工信部最新公布的标准,2019年新能源积分所占比例为10%,2020年积分占比为12%,但并未对2018年做出要求。或许,这正是那些在燃油车领域深耕多年的品牌“吃鸭蛋”的真实原因。
  在近日召开的2019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工信部通过对双积分政策实施情况的深入研究,及对企业的大规模调研,并结合阶段油耗标准,对行业油耗下降潜力、新能源汽车发展情况,以及相应技术经济、技术成本的测算分析,初步研究拟定了2021-2023年度双积分政策的相关措施,并将于近期公开征求意见。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5 版:车评台·观察】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46家车企新能源考核为零分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