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租住长租公寓要擦亮眼
作者:孙蔚


    ■本报记者 孙蔚
  长租公寓,这个曾经的资本宠儿急速跌落风口。近日,有消息传出,远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打算剥离长租公寓。而此前不久,朗诗绿色集团也计划剥离长租公寓业务。记者粗略统计发现,自2018年杭州鼎家公寓、上海寓见公寓、北京昊园恒业、北京爱佳心仪等多家长租公寓出现爆雷或跑路现象以来,有近16家或大或小的长租公寓品牌“阵亡”,严重影响了租户和业主的利益。
政策激励规模扩张
  “在这里住了两年多了,租金比较稳定,配套服务挺好的,也很齐全,而且公寓有统一管理,比较安全。”租住在北京将府公园北门附近自如寓的一位用户向记者表示。该自如寓定位于高品质服务式青年公寓,毗邻798艺术园区,紧靠电子科技园、电子城商圈核心等繁华地区,1层为大堂,2至6层为南向和北向开间一居室供租住。
  据记者了解,由于交通便捷再加上周边氛围,该自如寓自开业以来入住率达到95%以上,目前只有两三间空房。公寓里每间房配有齐全家电,有不同的装修风格供租户选择。在一楼大堂设有DIY餐吧、书吧、影音室、健身房等,可以满足休闲健身、洗衣、会客、物业管理等功能。
  记者实地探访了多家长租公寓品牌,发现交通便利、装修时尚、自带交流属性的长租公寓在90后人群中比较受欢迎。
  2016年2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出建立租购并举的城镇住房制度。之后,多部门相继出台了细化政策,包括北京、上海在内的全国9城也相继发布了各自的政策。此后,长租公寓逐渐发展成为租赁市场中的一个新兴力量,也是产业趋势中处于风口的市场。
  据统计,截至目前,有30余家长租公寓累计融资已经超过50亿元。随着2017年以来,万科,朗诗、龙湖等多个房地产商加入到了长租公寓的队伍中,行业规模快速扩张。
加强租金贷款监管
  然而,扩张速度与其利润并不成正比,以朗诗长租公寓为例,其2017年和2018年收入分别为0.08亿元、1.25亿元,两年来总亏损则达到2.34亿元。
  虽然长租公寓市场需求旺盛,但投资周期长、成本高、盈利难也是长租公寓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某长租创始人对记者表示,现在的集中式公寓运营略微盈利,分散合租公寓则整体处于亏损状态,主要原因是运营成本偏高,消费升级下,分散合租房间难溢价。
  克而瑞的监测数据显示,在长租公寓盈利方面,目前国内20个重点城市公寓租金回报率为1%-3%(一线城市低于2%),低于办公租金回报率4%-6%,且远低于国际公寓水平。
  为了快速进行业务扩张,解决资金难题,住房租赁专项债券开始步入房企融资的舞台。截至2018年底,据不完全统计,共有7家房企发行了住房租赁专项债券,金额共计135.28亿元。
  然而进入2018年下半年以来,房企和地产基金主导的住房租赁专项债屡被监管层中止或终止,例如花样年集团50亿元的住房租赁专项公司债券宣告终止,中城联盟住房租赁专项公司债券在12月份中止,新欧鹏拟发行的20亿元专项债券也遭到中止。
  我国的租赁市场规模超过万亿元,潜在空间巨大。不过,近两年,在备受诟病的租金贷模式下,长租公寓也受到不少质疑。自2018年8月份开始,北京、上海、浙江等多省市已开展租金贷业务监管,不少银行叫停了租金贷业务。
  “对租金贷的监管确实扼住了公寓运营商的命脉。”业内研究人士对记者表示,市场态度转凉说明这类项目的资金回收周期比较长,要求运营商进一步反思长租公寓的运行模式。“长租公寓从后续大的市场前景看还是不错的,但确实要跳出房屋开发的模式去研究,尤其是在租售同权等方面积极研究新动向。”
租住留意合同条款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今年上半年出现了多家长租公寓倒闭清算,还有至少三家房企旗下的长租公寓出现经营困难的现象,更多的是剥离项目、放缓投资,这说明未来投资长租公寓方需要警惕,或者说即便看好此类产业前景,但是企业投资长租公寓需更为稳健。
  严跃进提醒消费者,长租公寓市场鱼龙混杂,租住长租公寓需要擦亮双眼,尽量挑选知名品牌。在租住长租公寓时,应当事先了解合同中的条款明细,对于不明确、不清晰的条款,要求经营者进行解释说明。留意合同中的不平等格式合同条款,若自身权益受到损害,应保留好相关凭证及时维权。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3 版:楼市】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租住长租公寓要擦亮眼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