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蔚
“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近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出我国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坚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的明确信号。而多地近期也出现了收紧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苗头,尤其是七月份以来,这种现象更加明显。
再次明确调控方向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多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本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对房地产的表述没有超出业界之前对房地产政策的预期,只是重申了调控大方向,这说明中央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而是把房地产作为长期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压舱石和稳定器。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张波分析认为,本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对房地产的表述透露出三层含义。
其一,“房住不炒”的定位不会改变。针对上半年部分城市出现的房地产市场过热现象,下一步政策调控从紧的趋势非常明显。政治局会议反复强调“房住不炒”,显示出中央对于楼市调控不放松的坚决态度。房企在融资从紧、调控方向不变的大背景下,下半年面临的挑战会增加,投资客清场会更为彻底,自住型购房需求有望得到充分保障。
其二,整体经济环境、房地产融资环境、需求侧调控力度是影响楼市基本面的主要因素。房地产融资环境直接对房企有着明显影响,整体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会对房地产形成全局性影响。但本次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表明不会因经济环境变化而改变对房地产调控的方向,在下半年需求侧调控不放松的趋势下,楼市出现过热的几率极小。
其三,从房地产调控的手段来看,长短并用、注重长效。由于楼市短期调控手段多样化、政策频发等特点,人们更容易看到短期调控而忽视长期调控的存在。未来楼市更多的长期调控会不断加强,包括保障房的建设、针对租赁土地供应侧的保障、城市共有产权房的推进,对房地产各类税收法律层面的落实等等。
多地加码楼市调控
记者发现,自六月份以来,至少有四个城市分别对现有房地产调控政策进行加码或管控。结合这些城市出台调控政策的内容来看,大多发生在当地楼市持续升温的背景之下。
6月20日,陕西省西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住房市场调控管理的通知》,明确从市外迁入户籍的居民家庭(退伍转业、家属随军落户的除外)在本市住房限购区域范围内购买商品住房或二手住房的,应落户满1年,或在本市连续缴纳12个月的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对于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在本市住房限购区域范围内无住房且能够提供5年以上(含5年)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证明的,方可购买1套商品住房或二手住房。
7月12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召开的规范网络房地产信息发布座谈会上,明确要求网络发布的房源信息,必须经过房源核验,上传房屋信息的经纪人需持有本市房地产中介协会下发的房地产经纪人实名登记从业卡,个人发布房源信息时,需有房源信息核验码方可通过网络平台发布。同时,责令各中介机构和网络房源信息发布平台限期进行整改。
7月24日,江苏省苏州市人民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工作意见》,不但升级了限购,还同时扩大了新房和二手房的限售范围。
7月26日,河南省洛阳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在回复网友提问时明确表示,“各房地产开发企业目前在售项目以2019年4月签约均价为基准价,在售房源价格原则上均不得高于该基准价。”
同策研究院总监张宏伟对记者表示,今年以来,楼市调控政策更加明显地体现出“反应迅速、因城施策”的态势,都是根据当地房地产市场表现灵活制定调控政策,预计未来地方调控精准化要求将愈加明显。
市场过热是调控主因
“结合房价、房地产投资、房地产销售、开工面积、土地成交等来看,当前房地产市场运行总体是平稳的。”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此前表示。
但值得注意的是,近段时间以来,局部地区出现住宅销售回暖、土地市场热度回升、资金仍大量流入房地产领域等情况,成为这些城市加码调控的主要原因。
根据国家统计局此前公布的6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西安已经连续7个月成为新房价格同比涨幅最大的城市。
而洛阳方面,6月份其新房价格环比上涨2.5%,居全国首位。如果从上半年来看,洛阳房价在5个月里的涨幅均处于全国前五的水平。
呼和浩特则是6月份新房价格环比涨幅居全国第二,其新房价格已经连续五个月处于涨幅榜前列;更值得关注的是其二手房价格,同比涨幅已经连续8个月排在全国第一位。
住建部在5月份对近3个月新建商品住宅、二手住宅价格指数累计涨幅较大的4个城市进行了预警提示,而苏州位居其中。
房地产作为资本密集型行业,资金是推动其发展的重要力量。业内专家表示,依然要警惕在当前经济短期波动和财政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一些地方政府放松调控甚至刺激市场可能导致市场过热。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关键是要加强长效机制建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认为,各地方政府需保持房地产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根据人口迁移、市场供需等情况,落实好一城一策、因城施策的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保障房地产市场的长期健康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