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管视角——●50米能见度起飞●自动规划驾驶路线●高级地面引导灯光
图:机场西塔台。 徐扬/摄
“8月26日晚,大兴机场已经进行过第二阶段试飞了。”大兴国际机场空管部门有关人士介绍说,“此次试飞圆满完成了HUD(平视显示器)RVR(跑道视程)75米起飞和ILS(仪表着陆系统)IIIB类进近着陆,以及A-SMGCS(高级机场场面活动引导与控制系统)四级功能验证,这三项新技术代表着当今国际航空业界低能见度运行的先进水平。”这意味着大兴机场开航即具备世界最高等级的低能见度运行保障能力。
据空管相关负责人介绍:“对于空管部门来说,我们的主战场除了在场内大家能看到的这两座塔台之外,还有终端管制中心、区域管制中心,他们同样负责对空指挥。”
从空管的角度看,大兴机场是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航运效率、减少航班延误的呢?
首先,“三纵一横”全向构型跑道,是中国机场多跑道系统从未有过的突破。通常情况下,一条跑道用于航空器的混合起飞降落时,一小时大约能承担30架次左右的航班量,大兴机场的横向跑道将主要用于那些去往我国东北地区、华东地区以及北美和韩国、日本方向航班的离场起飞。理论上说,当各方条件具备时,这一条跑道,一个小时甚至可以放行超过60个离场航班,机场运行效率将大大提高。
“大兴机场空管配套工程是民航空管系统有史以来建设规模最大、使用新技术最多、工程质量标准要求最高的一项工程。”这位负责人说,“精准的空管导航技术让大兴机场刷新了中国机场低能见度起降的新纪录,率先在全国实现开航即具备平视显示器75米跑道视程起飞和III类B仪表着陆系统运行能力。能够保障大兴机场在50米左右的低能见度条件下起降。”
此外,大兴机场高级地面引导系统是国内首套具备四级运行标准的系统,在全球也属于领先水平。这位负责人说:“通俗来讲,这套系统能够主动管理在停机坪和滑行道区域内的航空器与车辆,自动规划行驶路线、探测交叉冲突、生成避让方案,最终通过预置在道面上的3万多个红绿灯,为飞行员和驾驶员指示行走路线,实现飞行机动区范围内场面交通的安全、高效运行。”
另外,极端天气时,从驾驶舱甚至看不到引导车和滑行道标记牌,但醒目的高级地面引导灯光可以让飞行员找到前进的方向,为大兴机场低能见度运行保障再添一项利器。
这位负责人表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空管涵盖一个终端区、两座城市、三座千万级机场,这是中国民航史上的首次。北京终端管制区的管辖空域面积为现在的近2倍。新终端区内民航跑道数由3条增加到9条,终端区进离港点数量由7进9出变为8进10出。管辖空域范围大、运行环境复杂、航班量大。预计到2021年,北京终端区内日均起降航班将达2900架次,成为全国最繁忙的终端管制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