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银行机构纷纷开通绿色通道和爱心窗口。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聂国春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记者了解到,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银行保险业坚决把党中央各项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以尽心、贴心、暖心、实心的金融服务支持疫情防控工作。
让老百姓用上“放心钱”
随着湖北省确诊及疑似病例的增加,如何保证老百姓用上“放心钱”“卫生钱”成为一个突出问题。为此,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日前专门下发通知,对人民银行湖北辖内各分支机构和银行业机构做好抗击疫情期间现金服务保障工作做出安排。
通知要求,各银行要科学预测各券别现金需求情况,合理调配现金资源,确保现金供应充足,特别是加大对医院、居民社区以及部分应急建设项目(如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等重点区域的现金供应,以保障病人家属、医务人员以及应急项目建设的人员工资和物资采购等方面对现金的需求。对疫情物资采购相关单位的大额现金需求,要特事特办,及时满足;对医院、商超、加油站等民生服务单位,做好上门收款服务;对ATM等自助设备加强运维保障和现金补充,确保自助取现服务不中断。
为做好节后现金大量回笼期间的管理,武汉分行还明确要求做好现金储存及业务办理场地的消毒工作,包括做好金库、现金柜面、现金自助设备、现金清分设备、点钞机以及钞箱(袋)等的消毒工作,结合实际对回笼的现金采用紫外线、高温(烘箱)等方式消毒后再清点、交存。同时,对收入的现金应在现有库房条件下合理规划区域,单独摆放,待采取了相应消毒措施并进行清点后交存当地人民银行。对医院等重点单位回笼的现金重点消毒后清点暂存,然后统一处理。现金业务外包的金融机构要督促社会化清分企业按照要求做好相应消毒和防护工作。
受影响人群可延后还贷
早在1月26日,银保监会就下发了《关于加强银行业保险业金融服务配合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银行业保险业围绕落实疫情防控要求、保障金融服务畅通、开辟金融服务绿色通道、强化疫情防控金融支持、做好受困企业金融服务五方面,加强金融服务。
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国家外汇局五部门又联手出台30条措施,强化金融支持防控疫情。其中包括:加大对疫情防控相关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区、行业和企业提供差异化优惠的金融服务;完善受疫情影响的社会民生领域的金融服务;对因感染新型肺炎住院治疗或隔离人员、疫情防控需要隔离观察人员、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人员以及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人群,金融机构要在信贷政策上予以适当倾斜,灵活调整住房按揭、信用卡等个人信贷还款安排,合理延后还款期限;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接入机构要妥善安排征信查询服务,合理调整逾期信用记录报送,对因感染新型肺炎住院治疗或隔离人员、疫情防控需要隔离观察人员和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因疫情影响未能及时还款的,经接入机构认定,相关逾期贷款可以不作逾期记录报送,已经报送的予以调整;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个人和企业,可依调整后的还款安排,报送信用记录。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工行、农行、中行等均已对受疫情影响的个人实施了差异化信贷政策,延长还贷宽限期。
在保障人民群众日常金融服务方面,五部门要求金融机构要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合理安排营业网点及营业时间,切实做好营业场所的清洁消毒,保障基本金融服务畅通。同时,要加强全国范围特别是疫情严重地区的线上服务,引导企业和居民通过互联网、手机APP等线上方式办理金融业务。此外,银行应当密切关注个人用汇需求,鼓励通过手机银行等线上渠道办理个人外汇业务。
五部门强调,金融机构要树立负责任金融理念,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要充分利用线上等方式保持投诉渠道畅通,优化客户咨询、投诉处理流程,及时妥善处理疫情相关的金融咨询和投诉。同时,要切实加强行业自律,维护市场秩序,不得利用疫情进行不当金融营销宣传。
开通绿色通道应赔尽赔
疫情面前,生命至上。
1月27日,新华保险完成首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理赔。被保人祁某于2019年12月25日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现已治愈出院。接客户报案后,公司第一时间启动理赔绿色通道,对客户确诊前发生的医疗费用进行赔付,支付理赔金1万元。1月28日,中国人寿完成两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理赔。广东马女士因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接受隔离治疗,湖北杨先生因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离世。接案后,中国人寿第一时间启动应急理赔服务机制,24小时内完成赔付。其中,从马女士家属线上提交理赔资料到保险金到账仅用时30分钟。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邢炜1月31日对记者介绍说,在此次抗击疫情过程中,保险业积极发挥保险保障功能,第一时间推出了众多惠民举措,包括启动应急预案、开通24小时客户报案热线、开设理赔绿色通道等。
具体来看,财险公司方面,涵盖特设查勘理赔应急通道、降低小额案件的单证索赔要求等内容,密切关注疫情发生态势,掌握员工动向,区别情况做好相应措施。人身险公司方面,包括取消药品限制、取消诊疗项目限制、取消定点医院限制、取消等待期限制、取消免赔额等,以及主动排查出险客户,修改部分条款,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纳入理赔范围,尽可能为客户提供便捷的理赔服务。
此外,一些专业健康险公司、保险公司旗下互联网医疗平台发挥自身特有的健康资源优势,组织了有医学背景并有临床经验的内部医学专家,专门成立了健康咨询专家小组,为市民、客户、员工及家属提供健康咨询服务和就医指导服务。同时,还有多家保险公司联手国内外知名在线问诊平台,为客户提供在线义诊服务,免费为市民提供新型肺炎咨询、疫情防护指导服务。“截至1月30日16时,已有20多家保险公司完成疫情专属赔付,赔付金额逾百万元。同时,保险机构向疫情防控一线人员捐赠保险保障、风险保障总额也达到上万亿元。”邢炜说。